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唐仁善大学四年已过。为了将来能更好选择工作,个别舍友继续攻读研究生,这不仅需要读书成绩好,也需要家庭经济条件支持。大部分人都选择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糊口谋衣,三十而立,时间不等人。

在告别大学校门之际,唐仁善心里头有些犹豫,其实他还想继续攻读哲学专业,因为那才是他热爱的事业。最后他放弃了这样的念头,因为家里太穷了。他不想给渐渐老去的父母亲增加经济负担。他需要赶紧独立起来,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去努力奋斗的。

毕业前两个月,唐仁善帮助哥哥唐仁美在省城玉缘市寻找到一间比较适合开小吃的店面。唐仁美看了看觉得挺满意的,就是远离了玉缘湖,也不在省城玉缘市的主城区内,而在距离玉缘湖差不多三十五公里的工业区的镇街上,旁边就是玉缘城的国际机场,这个镇就叫机场镇。飞机的引擎震耳欲聋,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本来,兄弟俩都非常中意在城中心玉缘湖边的一条古街里。那是玉缘城最著名的古香古色步行街,商铺林立,游客如织,是开小吃店绝佳地方。打听了一下店租,贵得吓人。兄弟俩只能望街兴叹。后辗转寻找,就来到远离玉缘湖的工业区机场镇上。虽然机场镇是玉缘市的远郊区但非常繁荣,流动人口众多。兄弟俩起初看着一架架腾空而起的飞机宛如巨型雄鹰,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像一只麻雀消失在空中,特别地兴奋,后来看多了,也很怕飞机的巨大轰鸣声。

玉缘城的工业区座落在一望无际,辽阔的海边沙地平原上,属于副城区,十分发达。各种各样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那样遍地开花,人口密集,是开小吃店生意的好地方。最大的遗憾就是远离玉缘湖,完全没有玉缘湖文化幸福感,好像是另外一座城市。更让唐仁善难以接受的是严重的工业污染,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难闻的味道。这跟玉缘湖边相比,一个好是人间天堂,一个犹如地狱之门。

当然,唐仁善并不排斥这些工业区,正如大学里老师说的那样“现代工业是一座城市富裕的基石。”只是希望这些企业能走环保发展之路而不是以污染生态环境的代价来换取工业发展。

唐仁美对唐仁善说道:“咱们不怕,先在工业区把小吃店做起来,等赚钱了,再去玉缘湖边发展。”

唐仁善觉得唐仁美说的很对。人人都想在玉缘湖边发展,但那需要的是实力或者基础。现在唐家兄弟赤手空拳,力量还很单薄。只能以退为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机场镇租下店面之时,唐仁善心中有些疑惑,就问唐仁美道:“哥,你在药膳镇发展得挺好的,怎么就想跑出来了呢?”

“仁善,不瞒你说,上次我们樟树小吃店食物中毒的意外,其实是有人动手脚的。那些竞争对手,常年眼红我们樟树小吃店生意,又一直找不到我们店里的药膳组合配方,就买通蔬菜供应户,让他故意把农药喷洒在蔬菜里头。”

“人心险恶。哥,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事情水落石出后,我岳父就不要那人供应蔬菜。这样他就失去了长期稳定的赚钱机会。后来,他们一家人又来跪求我岳父,说大人不记小人过,给他们家一口饭吃。也是这样,他才把其中原委说了出来。我岳父说,既然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就不要再说那么多废话了。那人又说,他也是不情愿的,是人家威胁他这么干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哥,你们应该报警,把恶人绳之以法,接受应有的惩罚,省得下次又去害人。”

“我岳父说,恩恩怨怨何时了,都过去的事了,现在风平浪静。大家在药膳镇抬头不见低头见,能饶人处且饶人,也就不要搞得这么僵。我想了很久,真的是我们药膳镇地方太小了,僧多粥少,大家都盯在一个小锅里,吃不到的就心怀不满,总是想方设法搞一些损人害己的龌蹉勾当。大城市有无尽的发展空间,我就决定出来闯一闯。”

“哥。你的想法是对的。我全力支持。”

唐仁美的想法也是得到岳父宋安驹和母亲宋云仙坚定支持的。道理很简单,大海的空间永远比小溪宽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