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从皇帝手中接过酒爵,呈献重揆席案上,太孙殿下未料此等情形,一时手足无措。燕王在阶下瞧出端倪,立刻用两手托起象笏横在胸前,右手轻抬象笏一端抵近下唇,拟作饮酒之态,向重揆示意。重揆瞥见燕王动作,很快心领神会,他先起身走到皇帝身侧,稽首叩拜,再退回座席,举起酒爵面向群臣致意,大声高呼:“此陛下敬卿等之觞,诸卿与孤共饮之,为陛下谨上千万岁寿!”然后举爵一饮而尽。群臣缓过神来,相继起身叩拜,搢笏受爵,一同饮尽爵中之酒。尚食奉御从太孙手里接过空酒爵,再次酌满后送至太孙案前,太孙举爵致意,群臣则起身叩拜、饮酒,君臣之间如此往复,觞行三周,行酒才算告终。
行酒之后,殿内君臣便正式开始进餐。尚食奉御为皇帝及太孙呈上御食,太官令则为群臣铺设食案。御宴上,五俎八簋、玉碟瑛盘罗列堆砌,盛满牛羊鲥鲤、鲜蔬山珍,供满朝臣僚饱餐,殿内演奏休和之乐用以佐餐。
“室陈簋豆,庭罗悬佾,夙夜畏威,保兹贞吉,舞贵其夜,歌重其升,降斯百禄,惟飨惟应。”
休和之乐清脆如水音,好似林间群鸟啼鸣,可惜夹杂了许多议论之声。
“陛下春秋高,饮止一爵。”
“妄言,实陛下欲尊太孙矣。”
“陛下此举,恐太孙为奸佞所附。”
“北巡且代天为之,一爵何惜哉。”
群臣议论不止,殿中御史屡次提醒众人注意朝仪,声音才稍小一些。
君臣用完御宴,殿内鼓乐休止,典仪高呼:“可起。”百官叩拜起身,离开座席退至殿内东西两侧,裴穆之跪奏:“侍中臣裴穆之言,礼毕。”
皇帝起身降座,便与太孙一同离开。
大朝会之后,祖孙二人到紫宸殿歇息,皇帝御下一身零碎,半躺在卧榻上,内官在一旁摇扇降温。重揆取下冠服,中衣已为汗水浸透,皇帝命人取来一碗甘豆汤供他解暑。
“此等场合,君为主,臣为客,从来只有客从主便,你何须紧张。”
重揆拱手受教,在交泰殿内歇息一阵,暑热稍减便向皇帝请命告退,返回东宫。
大朝会当天入夜后,两位大臣先后在内官引导下进入紫宸殿,与白日之喧嚣不同,至正宫此刻异常静谧。
紫宸殿内,皇帝倚靠于卧榻之上,刑部尚书卫康在皇帝面前,卫康身侧还有一名男子,年纪约莫五旬,衣冠齐整,面色红润,眉宇如剑,乃是皇帝心腹,拱宸司中郎将——靳彝。
拱宸司,执掌宫禁宿卫,名义上隶属大都督府,实则直属皇帝。先帝在位时,拱宸司即有监察禁军诸卫之职,若查获不法之事则移送帅府处置。当今天子践阼以来,拱宸司刺探监察之权日益扩大,不仅监察禁军,还专为皇帝刺探官情民事,上至公卿高门、下至贩夫走卒,无所不涉,便衣校事遍布洛京内外,或有风闻,即行探查,探得诸般情形直陈于御前,外朝众臣皆不能干预。
君臣三人中间摆了一只木箱,箱上有四道铜锁,箱口处用火漆封缄。皇帝满脸疲乏,开口问道:“赵常离口供俱在?”
“禀陛下,此案定谳所用口供现存于刑部,余者俱在此箱内。”
听完皇帝从卧榻上起身,走到卫康近前问道:“木箱里的东西还有谁知晓?”
“还有臣部一位员外郎并一位主事,皆臣之心腹。”
赵常离那日在酒肆醉酒妖言,邻座恰好是几位洛京尹下属光宅县吏员,其中一人乃是光宅县尉。那位县尉曾是卫康下属,听到妖言预感事关重大,遂将赵常离与同席之人当场擒住,带至光宅县署看管,并暗中报知刑部,卫康闻讯立刻将赵常离转押至刑部狱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行酒之后,殿内君臣便正式开始进餐。尚食奉御为皇帝及太孙呈上御食,太官令则为群臣铺设食案。御宴上,五俎八簋、玉碟瑛盘罗列堆砌,盛满牛羊鲥鲤、鲜蔬山珍,供满朝臣僚饱餐,殿内演奏休和之乐用以佐餐。
“室陈簋豆,庭罗悬佾,夙夜畏威,保兹贞吉,舞贵其夜,歌重其升,降斯百禄,惟飨惟应。”
休和之乐清脆如水音,好似林间群鸟啼鸣,可惜夹杂了许多议论之声。
“陛下春秋高,饮止一爵。”
“妄言,实陛下欲尊太孙矣。”
“陛下此举,恐太孙为奸佞所附。”
“北巡且代天为之,一爵何惜哉。”
群臣议论不止,殿中御史屡次提醒众人注意朝仪,声音才稍小一些。
君臣用完御宴,殿内鼓乐休止,典仪高呼:“可起。”百官叩拜起身,离开座席退至殿内东西两侧,裴穆之跪奏:“侍中臣裴穆之言,礼毕。”
皇帝起身降座,便与太孙一同离开。
大朝会之后,祖孙二人到紫宸殿歇息,皇帝御下一身零碎,半躺在卧榻上,内官在一旁摇扇降温。重揆取下冠服,中衣已为汗水浸透,皇帝命人取来一碗甘豆汤供他解暑。
“此等场合,君为主,臣为客,从来只有客从主便,你何须紧张。”
重揆拱手受教,在交泰殿内歇息一阵,暑热稍减便向皇帝请命告退,返回东宫。
大朝会当天入夜后,两位大臣先后在内官引导下进入紫宸殿,与白日之喧嚣不同,至正宫此刻异常静谧。
紫宸殿内,皇帝倚靠于卧榻之上,刑部尚书卫康在皇帝面前,卫康身侧还有一名男子,年纪约莫五旬,衣冠齐整,面色红润,眉宇如剑,乃是皇帝心腹,拱宸司中郎将——靳彝。
拱宸司,执掌宫禁宿卫,名义上隶属大都督府,实则直属皇帝。先帝在位时,拱宸司即有监察禁军诸卫之职,若查获不法之事则移送帅府处置。当今天子践阼以来,拱宸司刺探监察之权日益扩大,不仅监察禁军,还专为皇帝刺探官情民事,上至公卿高门、下至贩夫走卒,无所不涉,便衣校事遍布洛京内外,或有风闻,即行探查,探得诸般情形直陈于御前,外朝众臣皆不能干预。
君臣三人中间摆了一只木箱,箱上有四道铜锁,箱口处用火漆封缄。皇帝满脸疲乏,开口问道:“赵常离口供俱在?”
“禀陛下,此案定谳所用口供现存于刑部,余者俱在此箱内。”
听完皇帝从卧榻上起身,走到卫康近前问道:“木箱里的东西还有谁知晓?”
“还有臣部一位员外郎并一位主事,皆臣之心腹。”
赵常离那日在酒肆醉酒妖言,邻座恰好是几位洛京尹下属光宅县吏员,其中一人乃是光宅县尉。那位县尉曾是卫康下属,听到妖言预感事关重大,遂将赵常离与同席之人当场擒住,带至光宅县署看管,并暗中报知刑部,卫康闻讯立刻将赵常离转押至刑部狱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