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力赈灾

加入书签


    这么多年以来,江南各地的富商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偷税漏税,甚至说基本上就不交税,所以如今朝廷进行赋役改革,推行新税法,对工商税的征收突然间重视了起来,他们是很不习惯的。

    朝廷早在几个月前就派过来了税务司官员,把当地商人的商业经营情况进行了摸底儿,并且要求所有商人进行了税务登记,税务司衙门里的官员也是油盐不进,而且又有锦衣卫在一旁监督,再想偷税漏税,或者不交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虽然朝廷突然间开始向他们收税了,但是好在征收比例不是很高,加上当时进行税务登记的时候,朝廷对积极主动进行税务登记的商人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免税,所以有了这些免税政策之后,大多数儿商人们所缴纳的那点儿税银,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也有些人因为当时税务登记的时候不积极,或者就是要跟朝廷对抗到底,坚持反对新税法的推行,所以闹到最后,不仅没能享受到免税政策,还因为税务登记的晚了,要面临一定数额的罚款。

    不过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不值得怜悯。

    因为前期工作十分充分,所以朝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商人们偷税漏税的行为,但是商人们都是很聪明的,他们也是能够想出很多法子来进行避税,从而达到既不违法,又少纳税的目的,这也不不可避免的。

    但是至少总体情况还是比朱天启预估的要好上很多,各地并没有出现什么抗税抗缴的事件,这跟朝中百官的态度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朝中官员有很多是江南商人和利益集团的代表,也有很多江南商人和利益集团背后的靠山是朝中的大员。

    如今经过前面那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之后,朝中的官员都已经很疲惫了,他们能够保住今年的这批秋粮的收入已经十分走运了,已经不想再跟皇上作对,节外生枝了,所以这次朝廷征收的工商税,他们也已经认了。

    朝中百官通过前面的事情也算是知道了皇上的手段了,他们也怕万一为了工商税的事情再闹起来,皇上指不定还有什么招数等着他们呢,到时候说不定损失更加惨重。

    朝中官员们的态度自然也直接影响了江南的商人们,商人们知晓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也只好选择乖乖纳税了,至于能不能少交税,能少交多少税,就全看自己的本事和手段了。

    工商税的征收工作整体还算顺利,朱天启也把心思逐渐放到了另外几件事上。

    现在大明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最急迫的问题,还是灾情,如今北方中原的各布政使司的灾情都在加剧,刚刚进入十月份就已经冷得要穿棉衣,而且不光是冷,各地还在闹旱灾,甚至有的地方,要面临粮食绝收的问题,一场大规模的饥荒就要席卷整个北方了。

    不过好在朱天启已经早早地让徐光启按照陕西布政使司推行的赈灾方案,拟定好了应对山西布政使司、北直隶、河南布政使司和山东布政使司等北方各布政使司的赈灾方案,并已经提前派人前往各布政使司进行赈灾的准备工作了。

    如今各省府州县已经把施粥棚、收容所、草棚木屋之类的赈灾设置建设得差不多了,负责各地赈灾事宜的官员也已经到位了,朱天启一声令下,朝廷便把早已备好的钱粮发往了各地,赈灾工作在北方大规模地开始运作了起来。

    这样的赈灾力度,这样的赈灾规模,别说是大明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就是遍观史书,也没有哪朝哪代这么干过。

    好家伙,皇上花光内帑,百官捐献钱粮,把国家一半儿的赋税收入都拿出来赈灾了,不仅是钱粮上面,在人员方面,朝廷还动员了近千名官员前往地方,同时在多省开展赈灾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