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研究飞艇

加入书签


    甲板火炮设计在中轴线上,可以向左右两个方向开火,减少了一倍的火炮数量,炮手也相应减少很多。

    这样的火炮布置有个弊端,不能被两艘以上的敌船左右夹击着炮击,被左右夹击炮击时,火炮不知道该先打哪边,左右为难。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大多出现于我方数量明显劣势的海战中,与欧洲船海战几乎不必担心,东南亚的欧洲船数量不是很多,不太可能与他们发生大规模海战。

    倒是怕被亚洲船围攻,亚洲船数量多,郑芝龙或倭国大名很轻易就能调集几十几百上千艘船,尽管不大,数量却很多,海战时必须防备着被夹击。

    给各船上装上11.5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抽水机和排气机,以后各船更加安全,移民暂住在船舱里也更加舒适。

    现在95马力的8缸柴油发动机技术越发成熟,每天看着这玩意,杨峥止不住的想制造装甲车或坦克。

    全世界第一位装甲车司机,陆长生每天不训练,待在柴油发动机厂里,看工人们制造组装柴油发动机,他忍不住自己设计装甲车。

    他设计的装甲车图纸很简单,没有详细设计,只有车体、发动机、油箱、变速齿轮、履带、装甲的简易图纸。

    武器是焊接在车身上的大号长刀和长枪,长刀最好能旋转,这样装甲车开到哪里,哪里的敌军必被大刀片子收割。

    设计的很好,下次不要这样设计了。

    杨峥设计一个坦克方案,给坦克装8-12毫米厚的装甲,60毫米火炮,要求时速不低于30公里。

    把设计方案交给科技部,让大家一起慢慢研究着,不急。

    接着杨峥在想怎么攻破坚固的马尼拉城,想了很久,除了研究TNT炸药的炮弹外,没有别的办法能炸烂大石头城堡。

    于是让一批学生提前毕业,进入实验室研究炸药。

    船队运量较为充足,分出15艘飞剪船,分为三批,每半个月启航一批,交替往渤泥国诗里亚移民,运回石油和粮食。

    从大明招收来流民,运输到琉球调养十天半个月以上,身体调养好后,上船运输到诗里亚殖民地。

    船队往返时,必须在马尼拉停靠,探查马尼拉的情报,回来后报告,杨峥根据情报推测西班牙人什么时候举起屠刀。

    开春后,尚妍想出去踏青,亲手做了三个风筝,让杨峥带她们俩出去踏青。

    杨峥看着高高飘在空中的风筝,脑子里灵光一闪。

    所有防御工事都是墙比较厚,很难炸烂。

    西班牙人没有水泥,建造方式受限,不可能把房顶也建造的很厚,如果炸弹从空中掉下去,海面船只和海军陆战队配合,能不能攻下马尼拉?

    怎么把炸弹从高空扔下去?

    当然是飞行器啊!

    飞机不可能,难度太高了。

    热气球不太实用,升力小,带几百斤重的人上天都费劲,怎么可能带大量炸弹飞上天?

    还得是飞艇!

    飞艇需要惰性气体,安全的氦气就不要想了,只有北美洲有,现在得不到,只能使用易燃易爆,不安全的氢气。

    氢气好制造,电解水或化学反应都能得到大量氢气。

    氢气的浮力挺大,1立方米能升起1.2千克重的东西。

    齐柏林飞艇多大?

    不知道,但知道100米长,30米左右粗,雪茄形的飞艇大概有5万多立方米体积,能产生50多吨浮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