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殖民婆罗洲

加入书签


    后来竟然当上了渤泥国国王,对渤泥国影响非常大,很多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向大明看齐,非常受渤泥国百姓爱戴,此后的王室全是黄森屏的后代。

    按理说关系这么好,你好意思侵略殖民人家渤泥国?

    但谁让你这里有石油呢?

    而且琉球耕地少,粮食产量低,已经不适合大量往琉球移民,得另寻出路。

    大明人口压力大,需要往外大量移民,既能减轻人口压力,调节内部矛盾,也能占领大量海外领土,扩大民族生存空间。

    文莱苏丹国有石油,开采出来可以大大推动工业发展,工业离不开石油。

    婆罗洲面积广阔,又处在东南亚,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植物疯了似的疯长,很容易种植出大量粮食,养活很多人口。

    杨峥不仅要在婆罗洲殖民,还要在湄公河三角洲殖民,把南海一东一西包围起来,不允许任何欧洲殖民者染指!

    而且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相继在文莱苏丹国建立过殖民地,现在婆罗洲的西南角,沙捞越地区和坤甸地区就是荷兰人的殖民地。

    再不殖民,就晚了!

    从船上看,诗里亚镇只是一个比村子略大的小镇,有简易房屋近200间,估计人口不到800人,看起来相当落后,和马尼拉土著人的房屋没法比。

    镇子建立在海边,向内陆开发出宽几百米的农田,几百米外全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

    临近赤道,感觉太阳一直在头顶正上方烘烤着,温度高达38度,晒得人直冒汗。

    海边有简易的木制栈桥码头,只能停靠渔船。

    海岸线非常笔直平整,只有河流入海口有些缺口。

    杨峥派人测水文,发现4.5米以上的深水区离岸边还有二十几米,这怎么登陆?全用小船转运?

    没有港口码头就是麻烦。

    杨峥无奈,先用小船把移民和士兵送上岸,在镇上找阴干好的木材打造临时简易的延伸栈桥码头,一直延伸到深水区。

    这样凸出海岸线的延伸栈桥用不了多久,会被海浪冲坏掉,必须要建长久使用的码头。

    当地土著主要以马来人为主,不知名的黑猴子人种为次。

    看见这么大的唐人船队造访,非常热情友好,镇上好几个人还会说大明话。

    水性好的男人帮忙建栈桥,然后伸手要酬劳。

    活没干多少就要酬劳?

    你好意思?

    杨峥让人用一丁点针头线脑打发他们,给盐还不要,他们世代煮盐赚钱,盐很多。

    一边修建栈桥码头,一边用小船转运体积小重量轻的物资。

    两天把栈桥码头修建好,转杆吊把拖拉机吊到栈桥上,一启动跑起来,吓的土著们抱头鼠窜,造谣这些大明人是妖魔鬼怪……

    杨峥上岸考察两天,感觉这里海边左右二三十公里都是平原,没有一点利于防守的山丘,无奈只能在河边选地盘作为移民生存之地。

    基础条件很差,没有深水港口,没有避风港湾,不利于船只停靠。

    全是平原,没有一点山丘,不利于防守。

    好在改造难度不算太大,土质很松软,可以在陆地上挖出一圈人工深水运河,与海边航道相连。

    再想办法在海底挖一条深水航道,与人工运河相连,人工打造一个简单的圆圈形运河式港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