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追上去干他

加入书签


    杨峥一想也是:“对,倭国各大名谁不想发展武力?燧发火枪可以直接用,精钢可以打造刀枪铠甲,没有大名能拒绝这两种商品!

    虽然燧发火枪每月只有不到二百支的产量,但可以接受预定,付了定金后就能扩大产量,每年供应他两三千支火枪没问题。”

    张鹏也点头道:“对,没错。而且松浦家银子多的是,谈点条件,全用金银铜交易不是问题。”

    杨峥笑道:“哈哈……还是剑波兄脑子好使,这样一来能省不少事。”

    张剑波挠头笑道:“嘿嘿……我也是灵光一闪才想到的。”

    热带季风已经来临,主风向南风向北吹,海上波澜诡异,经常吹各个方向的风,有时还无风。

    启新号向东偏北航行,7桅风帆在13个水手的手里随风向而转,有铁葫芦在,调整风帆轻松了许多。

    10个炮手带着刀手学开炮知识,3个专业刀手和5个护院转的见习刀手认真学习,开炮知识学几个小时,再真枪实弹的训练开炮和开枪。

    无风时停船,有侧风时航速9节左右,有顺风时航速10.5节,有逆风时航速近6节。

    中式硬帆被风吹鼓起后,风帆鼓起弧度不大,转动风帆角度可以借助六个方向的风,夸张说法可借八面风,只有前左和前右方向的逆风借不到。

    欧式软帆被风吹鼓起后,风帆鼓起弧度比较大,风帆角度必须正对着风向,正左和正右方向的侧风风力使用效率不高,倒是不如中式硬帆。

    第一天航行7个小时,只航行了110公里左右,天黑透好一会儿了,落帆停船抛锚,晚上不航行。

    张鹏手拿牵星板,对照星星的位置计算启新号的位置,算来算去都不太对,又都偏差不大,杨峥帮忙计算也是如此。

    “张伯,你知道六分仪吧?”

    张鹏道:“知道,红毛夷用的牵星板。”

    杨峥道:“对,以后找机会弄来几个,六分仪比牵星板准确一些,更好计算。”

    张鹏一瞪眼质问道:“咱老祖宗的牵星板不如红毛夷的六分仪?”

    杨峥赶忙道:“我不是这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航海这方面,欧洲人已经走到咱们前面了。

    他们不仅跨越好几万里来到南洋,还在咱们东边两万里的大陆上扎了根,那块大陆比大明国土大了好几倍,不服不行啊。

    您再看牵星板,都多少年的老技术了,都知道算不准,却几百年都没有人改进一下,让牵星板算的更准。

    老祖宗的东西固然好,但咱们也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老祖宗不照样发明出牵星板了?咱们就不能发明出比牵星板更好的航海导航?

    时代在进步,一种老技术老知识用个几百年就可以了,得弄出新技术新知识适应时代。

    死抱着上千年前的老技术老知识不放,会被别国超过的,到时候落后必然挨打!”

    张鹏气呼呼道:“老头子说不过你。”

    张鹏心道:你说的有道理,但俺不承认。

    杨峥笑了,道:“您老别气,欧洲也就航海技术刚超过大明一丁点而已,其他方面差的远呢。

    您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大明的经济、军事、文化、工业、农业、科技等方面占这个世界的多少吗?”

    张鹏不买账,张剑波好奇问道:“工业是啥?科技是啥?都占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