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一日,她又被提审,主审官竟然是大司寇本人,她顿时有些紧张,因为当初她丈夫犯事时,就是被前任大司寇最后判处极刑的,所以她才知道大司寇是最高的刑狱官。今日由大司寇主审,想必她的死期到了,所以她浑身颤抖,不住地左顾右盼,可是旁边却空无一人。
然而她却被告知可以活命,不过要想活命,就要按照他的命令去做,就是用“董燕娥”的身份去接近华阳君姬窟,媚惑他,然后寻找机会刺杀他。如果任务完成,她的一切罪名都被撤销,并且她家族的那些被充做奴役的人,都会恢复自由,国家还会给她一大笔奖励,足够其享用一生的。
她犹豫了许久,因为她知道,此去就是羊入虎口一般,就凭她的本事,“哼!”如同飞蛾扑火啊!不过,她最后还是同意了,她此时想:“反正都是死,用她的死换来家里一族人的平安是值得的。”所以她对大司寇说道:“启禀大人,罪女只有一个要求,望大人承允。”
伊伯说:“尔还有要求?嗯…说来听听,只要本官能做到,一定答应尔。”
“罪女先叩谢大人天恩,罪女想,此去如杀了姬窟,自己也必不能活,因此求大人现在就放了罪女的家族老小,那罪女便再无牵挂,自然会全力以赴,而不负大人重托。”
伊伯想了想,说道:“本官答应尔,明日就让他们去办,不过,尔也要答应本官一事。”
“多谢大人,罪女万死难报大恩,纵有百事,罪女也遵大人旨意,绝不悔矣。”鄢氏满脸泪水叩拜于地。
“那样甚好,本官只一事嘱咐,倘若事情败露,汝只说,受赤章国相指派,别无它提,否则,终是汝已死,汝之家族众人也休想安生。”
“罪女谨记。”鄢氏点头答应。
大宗伯牛回将自己的贴身侍女给了鄢氏,伊伯又从司寇府抽出两个捕役伴做家奴陪着鄢氏一起出了中人城。
没走两日,便见前面退下来许多败军,其中也夹杂着难民,有人说:“又打败仗了,那华阳君真厉害,把左将军郑雷砍死在滱水河岸,那投降的军兵密密麻麻都看不到头,现在人家华阳君已经带兵过河了,就在前面不到三舍之地安营扎寨呢,那营帐彻地连天的那么多呢!”
有人说:“吾看不如都投降来的痛快,本就是一国之兵,又何必互相残杀呢?”
“虽说是一国之兵,可华阳君是反叛,反叛就是造反,那造反可是大罪,那当然要出兵镇压了。”一男子坐在路边答话。
“镇压,镇压,吾看中人城都快保不住了,还拿什么镇压呢?”一人笑道。
一老者说:“听闻新君出走燕国了,城中只留下国相在坚守,现在看来,华阳君的军队不日就会包围中人城,没准整个城里的军兵都会投降的,真要是不动干戈解决中人城,那咱们还从城里逃出来做甚?”
又有人说:“闻华阳君极爱民,从不曾杀戮百姓,想必是个明主,倒不如跟这华阳君再回中人城,免得东奔西跑的没个着落。”
有人反驳说:“汝一个人不携家带口的,自然是可以跟着华阳君,我们这些人皆扶老携幼的,从中人城跑出来就是为了躲避战乱的,都知顾城和苦陉那仗打得,房毁屋塌的,老百姓可遭殃了,所以千万别再跟着军队走呀,还是往顾城是个安身之所。”
也有人说:“前面都是华阳君的军兵,反正也一时走不通,不如就在此等候,等华阳君的兵马过去,咱们有愿意跟着回中人城的就跟着,有怕战火的就干脆还往顾城,岂不是两全!”
众人听此人说得有道理,便索性都安于城外的道边或树林中,静等华阳君姬窟的兵马过去。岂料那树林之中尽是埋伏的军兵,有人识得旗号乃从左人城退下来的阴单和唐毛。百姓们又瞬间紧张起来,原来这里也将是战场,看来哪里也不安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然而她却被告知可以活命,不过要想活命,就要按照他的命令去做,就是用“董燕娥”的身份去接近华阳君姬窟,媚惑他,然后寻找机会刺杀他。如果任务完成,她的一切罪名都被撤销,并且她家族的那些被充做奴役的人,都会恢复自由,国家还会给她一大笔奖励,足够其享用一生的。
她犹豫了许久,因为她知道,此去就是羊入虎口一般,就凭她的本事,“哼!”如同飞蛾扑火啊!不过,她最后还是同意了,她此时想:“反正都是死,用她的死换来家里一族人的平安是值得的。”所以她对大司寇说道:“启禀大人,罪女只有一个要求,望大人承允。”
伊伯说:“尔还有要求?嗯…说来听听,只要本官能做到,一定答应尔。”
“罪女先叩谢大人天恩,罪女想,此去如杀了姬窟,自己也必不能活,因此求大人现在就放了罪女的家族老小,那罪女便再无牵挂,自然会全力以赴,而不负大人重托。”
伊伯想了想,说道:“本官答应尔,明日就让他们去办,不过,尔也要答应本官一事。”
“多谢大人,罪女万死难报大恩,纵有百事,罪女也遵大人旨意,绝不悔矣。”鄢氏满脸泪水叩拜于地。
“那样甚好,本官只一事嘱咐,倘若事情败露,汝只说,受赤章国相指派,别无它提,否则,终是汝已死,汝之家族众人也休想安生。”
“罪女谨记。”鄢氏点头答应。
大宗伯牛回将自己的贴身侍女给了鄢氏,伊伯又从司寇府抽出两个捕役伴做家奴陪着鄢氏一起出了中人城。
没走两日,便见前面退下来许多败军,其中也夹杂着难民,有人说:“又打败仗了,那华阳君真厉害,把左将军郑雷砍死在滱水河岸,那投降的军兵密密麻麻都看不到头,现在人家华阳君已经带兵过河了,就在前面不到三舍之地安营扎寨呢,那营帐彻地连天的那么多呢!”
有人说:“吾看不如都投降来的痛快,本就是一国之兵,又何必互相残杀呢?”
“虽说是一国之兵,可华阳君是反叛,反叛就是造反,那造反可是大罪,那当然要出兵镇压了。”一男子坐在路边答话。
“镇压,镇压,吾看中人城都快保不住了,还拿什么镇压呢?”一人笑道。
一老者说:“听闻新君出走燕国了,城中只留下国相在坚守,现在看来,华阳君的军队不日就会包围中人城,没准整个城里的军兵都会投降的,真要是不动干戈解决中人城,那咱们还从城里逃出来做甚?”
又有人说:“闻华阳君极爱民,从不曾杀戮百姓,想必是个明主,倒不如跟这华阳君再回中人城,免得东奔西跑的没个着落。”
有人反驳说:“汝一个人不携家带口的,自然是可以跟着华阳君,我们这些人皆扶老携幼的,从中人城跑出来就是为了躲避战乱的,都知顾城和苦陉那仗打得,房毁屋塌的,老百姓可遭殃了,所以千万别再跟着军队走呀,还是往顾城是个安身之所。”
也有人说:“前面都是华阳君的军兵,反正也一时走不通,不如就在此等候,等华阳君的兵马过去,咱们有愿意跟着回中人城的就跟着,有怕战火的就干脆还往顾城,岂不是两全!”
众人听此人说得有道理,便索性都安于城外的道边或树林中,静等华阳君姬窟的兵马过去。岂料那树林之中尽是埋伏的军兵,有人识得旗号乃从左人城退下来的阴单和唐毛。百姓们又瞬间紧张起来,原来这里也将是战场,看来哪里也不安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