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公孙焦使北风火烧鸱之塞 华阳君赚空城进驻伏羲台(更上)

加入书签


    再说,绵仲和高平奉命从南行唐出发钻进了常山,他们轻装简从,没有携带战车和重装备,一色的骑兵和步兵。

    要说在当时,中山国的骑兵,自然是最优秀的,因为他们源于北狄,骨子里就擅长骑射,再加之他们军卒的服装是窄袖左衽战袍,长不过膝,胸前和肩臂都有铁片甲或皮革保护,作战时十分灵便和轻巧,因而被中原各国称之为“胡服”。

    步兵协同骑兵作战,也是中山**队的优势,当初晋国中行穆子对狄作战时,就因地形所限,吃了亏,便命令军队“毁车以为行”,就是将战车毁掉,全部变成步兵与狄作战,方讨得便宜。

    如今,绵仲带领的这些军卒,就是以步兵为主,这些士兵每人随身所携带的军粮也只够五天用度,他们必须急行军,才能及时赶到华阳城,也才能不至于在半路上就挨饿。

    大山是最能体现春天的气息的,春风吹拂着山林,草木萌发,一派嫩绿的葱荣。清冽的溪水,就像是把远处大茂山的积雪都融化了一般,任凭它在脚下“哗哗”地流过。

    满目的山桃树,含着花苞,像极了女人的粉面,不免让这些士兵心情荡漾。

    颤巍巍的枝头上站着杜鹃鸟,它们被山林中这只穿行的军队惊得忘记了“布谷,布谷”的啼鸣,只顾得“扑拉拉”飞起…

    在山林中行进到第四天,绵仲和高平率领的军队,走出了大山,迎着朝阳悄悄地集结在华阳城外的高坡后面,这时斥候校尉回报,华阳城南门大开,百姓出入正常,未见有伏兵。

    抬头遥望着华阳城,绵仲高兴地说道:“看来这华阳果然是毫无防备呀,此乃天助吾也!”

    高平轻轻地摇头疑惑道:“绵将军,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谨慎些为好,眼前华阳城异常平静,未必是好事,我们不要落入那赵虞的圈套中啊!”

    “汝是说,恐怕华阳守将赵虞提前有准备?”绵仲沉思片刻,然后对高平说道:“暂且让士兵原地潜伏,不可埋锅造饭,暴露目标者,斩!你我乔装前去看个究竟。”

    高平点头同意,于是两人卸去盔甲,换上了土布粗衣,先骑马下了高坡,远远将战马栓在路边的一片树林里,然后步行几里,方来到大路上,见有一群运送陶土的牛车,于是他俩人就尾随在这些工匠后面,随着牛车来到华阳城下。

    绵仲对华阳城很熟悉,而高平却从未来过,只见,城门大开,有几个士兵在城门前把守,不过是三三两两的普通的守门兵卒而已。

    城头上,也有士兵在来回巡逻,一切平静如常,不像是如临大敌的样子。

    二人不动声色地端详着这些进进出出的百姓和商贾,推车的,担儿的,搭肩牵手的,扶老携幼的,往来穿梭,秩序井然,毫无恐惧之色,一派平和的景象。

    两人看罢,心中暗喜,看来这华阳城果真不知道他们如神兵天降一般,会突然绕过南行唐来攻打华阳城,哈哈,真是老天开眼啊!

    侦查完毕,绵仲和高平忙回到军中,开始部署攻城事宜。

    兵贵神速,在于出其不意,当绵仲和高平率领的军队突然冲出大山,如潮水般地扑向华阳城时,华阳城上的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几千只点火的弩箭,就已经齐射上了城头,瞬间华阳城上火光四起,敌兵顿时乱作一团。

    城门口的士兵此时正不知所措时,只听见门官高喊“快提吊桥,快关城门…”,哪还来的急呢,这时的高平一马当先早就冲了进来,举刀砍翻守门的军兵,他后面跟随着士兵也灌进了城中,他们逢卒就砍,见兵就杀,只杀得守在南城门的敌兵哭爹喊娘,四散奔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