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赤章丘强立吉生为世子 段干木苦劝姬窟罢干戈(更上)-第3/4页

加入书签
    其实,这事他在心里早就做过思想斗争,他清楚的知道,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好和坏,往往看似好事,后面却跟着坏事;而觉得这事可能是件坏事,却没想到有了个好的结果,这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他曾想说服段干木,可是,他转念一想,段干木首先就绝不会同意的,因为他没有那个权利,他只不过是魏斯的传话筒而已。因此,他辗转反侧心有不甘,但是他权衡了一下,觉得操之过急是不行的,当务之急还是得让那个书呆子国君先把公子吉生立为世子才是正道,至于以后怎样,看情况再定…

    翌日,文公又被请到大殿,在来的路上,文公用略带讥笑的口吻问大监仇庄:“今日又有何事要议?莫不是又丢了几座城池吧?”

    大监仇庄回答:“好像是晋国来了个特使”。

    “哦…哦,最近有些热闹!”文公像是自言自语。

    “是,君上,甚是热闹!”大监仇庄附和。

    文公来到恒安殿落座,赤章丘等众大臣参拜后,文公等着见晋国的特使,他不知道晋国特使是谁。

    可是,他没想到,赤章丘根本就没安排这事,倒是递上来一个奏章。

    文公展开一看,是众大臣联名要求立公子吉生为世子。

    文公顿时眉头紧锁,他瞬间想到了刚才大监仇庄说的来了个晋国特使,虽然他不知道此人具体是哪位?但可以肯定的是魏斯派来的,让吾立公子吉生为世子也一定是魏斯的主意,而绝不可能是赵浣的主意,这真是老调重提呀!不过,他认为,在这个档口出这主意可够毒辣的,这是想让吾儿姬窟陷入不仁不义之中啊!如果吾立了吉生为世子,那吉生就是中山国君法定的继位者,那吾儿姬窟要想回归朝堂,就没有可能了,要想回来就只有受诏而回,除此之外的行动皆是非法的,更别说用武力了,这就把姬窟的这次出兵直接定性为造反,那么别说是本国人民反对,其他各诸侯国也可以人人得以诛之!这也是给了魏斯出兵勘乱的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而对于文公来说,他心里当然觉得姬窟出兵伐中山才是名正言顺的,怎么可以说成是反叛呢?

    文公想到的这些,也正是昨晚段干木和赤章丘所谈到的魏侯对于姬窟出兵伐中山一事的深层的含义,原本段干木想将这些话说与赵浣听,但是没能如愿,因此现在也就只能将这些对赤章丘交了底。

    文公头脑很清醒,他很清楚,只要宣布立公子吉生为世子,那么中山国的老百姓就都会知道姬窟是在造反,是图谋不轨,是大逆不道,那么有可能原本支持姬窟的人就会随风而倒,因为不论是哪里的百姓,他们的最原始的想法都是朴素的,那就是忠于自己的君主。

    文公决定要坚决反对,虽然他也觉得他的反对可能力度不大,或者是没有什么效果,但是那又怎样呢?不管结果如何,他也要反对,而且是坚决反对!他就是要让满朝文武都知道立公子吉生为世子,他是不同意的,就算是你们立了他,这也不是他的本意。他希望,他的反对能够得到一些正直的大臣的支持,他知道,在这朝堂上,虽然赤章一族把持朝纲,但并不是满朝卿家都是赤章丘的人,也有一些中山国的良心大臣,就如那“八柱臣”一样和赤章一族暗中抗衡,并且这些大臣表面上支持赤章一族,实际上是在维护文公的利益,这些他都能感受的到。

    于是,文公尽量平复着心情对赤章丘说道:“爱卿,孤记得曾与爱卿关于立公子吉生为世子的事情,早就有了约定,那就是姬窟不死,就不会立吉生,爱卿可还记得?”

    “君上的确说过,但那恐怕是君上的一厢情愿,臣记得,当时君上说完这话就转身离去了,可君上并没有听到臣在后面反对的声音,这一点满朝文武可都能作证的。”赤章丘边说边环视朝堂上的群臣,就见大臣们有的在点头,也有的假装没听见,不管是真心拥护还是装的,反正绝大多数都在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