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易未子用易解蛊 赤章丘阴谋上位

加入书签


    书接上回,文公等公孙焦送走姬窟后,低声对辅监说道:“汝秘密调查此事,不得声张。”

    “诺”辅监领命。

    中山国朝堂上,群臣交头接耳的议论华阳君突发急病的事,虽不是很清楚是什么病,但也都感到有点蹊跷。

    文公上朝后,并没有提及此事,所以群臣也没有人动议此事,大家都在观望。翟璜今天议的是,关于前几天华阳君大婚之日,赵侯派使者前来祝贺并带来高赫暂不回中山国的消息,究其原因是不久前赵侯将世子定为代成君赵浣,这在晋阳引发了一片哗然,赵侯的亲儿子们都愤愤不平,赵侯因此事而大病一场,所以高赫留在晋阳协理政务,暂不回中山国。

    当文公知道了赵浣成为赵襄子的继承人时,对文公来说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文公和赵浣的关系,所有人都知道是师生之谊,如果赵浣成为赵侯,中山国就少了一个巨大的威胁,中山国西面和南面的国土就会很安全,那么中山国就可以把国防力量的重心向东南方向的齐国和东北方向的燕国倾斜。如果赵浣成为赵侯,中山国也可以凭借文公和赵浣的关系,来帮助中山国清除魏斯在中山的势力,并且儿子姬窟和赵浣,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如果两人都成了国君,中山和赵岂不是可以唇齿相依,相互依靠,相互联合吗,到那时看谁还敢小看吾中山国?想到这里,文公更加坚定了让姬窟成为中山国君继承人的信念,只是他并没有料到他能做主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朝堂上仍然在讨论,文公的思绪刚刚回到这里,只听见翟璜说道:“高相不能回中山,但相国的位置不能空缺,吾虽为国相,然而却是魏侯派来协理中山国相,因此中山要有自己的国相才是名正言顺的,吾推荐大司徒赤章丘大夫为中山国之国相,此人久居司徒之位,熟谙辅君之道,政绩极佳,人品高尚,年轻有为,各位大人有何异议可以现在说出来,如果没有异议,再请国君定夺。”

    有些朝臣在下面都想笑,“久居司徒之位?”,笑话,不过三两年而已,比起那些老臣,他怎么也靠不上前,全仗着其父为前朝托孤重臣而已,并且其家几代都官声不好,哪来的“人品高尚”。但是,也有许多大臣不以为然,他们都觉得高赫有可能不再回中山国了,而此次赵侯派来的使臣也未提及是否会再派一个人来中山国做国相,这说明赵侯那里的情况十分复杂,根本顾不上中山国,所以翟璜才会借机出此动议。对于翟璜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绝不会放过,这是扶植亲魏的国相上台的最好时机,哪怕是赵侯再派人来,也已经时过境迁了。

    的确,许多大臣皆墙头草一般,他们开始向赤章丘和翟璜靠拢,再加上原来高赫的阵营里的易未子在华阳城,而公孙焦又不知道为什么不明不白的消失了,大司马郭锦等一些老臣好像也不愿意对抗翟璜他们。因此,他们对翟璜提议赤章丘为国相之事,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欣然接受的样子,只等着文公点头了。

    文公看看满朝文武,基本上都同意赤章丘为中山国之新国相。他明白了,想必这些大臣在下面一定早被翟璜和赤章丘所买通,或者迫于压力自保而已,要不怎么没有一个人出来提出反对意见呢,难道都觉得赤章丘是众望所归吗?文公自己是不同意的,要立国相也非大司空姜善莫属,此人乃中山国前朝老臣,对中山国忠心耿耿,而且为人忠厚,办事干练,最难得是诚实,可是,最近姜善托病几日不上朝了。文公看着满朝文武皆无动于衷的样子,就连大司马郭锦也低头不语。他知道,今天自己又被孤立了,今天如若他不点头,那赤章丘也会在翟璜的协助下来行使国相的权利的,这一点正是郭锦这些老臣低头不语的原因。他猛然想起易未子临走时递给他的玉剑璏,易未子说:“君上,臣送公子回华阳城,此一去,臣预感再见君上难矣。君上曾赐臣的玉剑璏,今臣仍呈还给君上,上面刻有臣等八人的名字,君上应妥为保存,千万勿示与人。这八人如今虽未及高位,但却对中山国无比忠诚,君上可在以后慢慢调整其官职,笼络身边,到关键时必有大用。”他想到此,便环视朝堂,只看见其中的一个中大夫尸道和下大夫田康,哎,此二人人微言轻,毫无用处。但他还是不想点头,他仍想平衡朝中的势力水平,他想启用姜善为国相,所以他必须要否了翟璜的决议,于是说道:“孤修书一封与赵侯,确定一下高相是否回来,然后再议此事为好,朝中之事暂由翟相处理赤章大夫协理就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