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夫人受封殒命 易未子巧解连环-第12/14页

加入书签
    这时就见公孙焦说道:“君上,易大夫所言不虚。微臣身为宫卫大臣,因职责所在,每次朝会以后,都要带人巡视一番才能离开。那日恰巧看到魏姬向翟相交待什么,虽没有听清楚,但有一句话却听得很明白。”

    “卿听到了什么?”文公急切的问道。

    “微臣听到一句话,魏姬对翟相说道,公子窟势必要来…。”公孙焦回答道。

    “公子窟势必要来?这是什么意思?汝就只听到这么一句吗?”文公焦急的问道。

    “是的,微臣就听到这么一句。但是微臣觉得这个已经很明显了,她们希望公子窟来中人城。”公孙焦回答道。

    “君上,这正是他们的第三计。”易未子向前跪匐了两步,接着说道:“只要代夫人的灵柩来到中人城,依礼,君上一定会带领满朝文武,给代夫人举行祭奠。到时,公子窟身为公子,也必须前来祭奠。如果来了,等大典过后,他们就会留公子窟在中人城,美其名曰在大王身边学习为君之道。这样,公子窟就没法再回去和棉仲将军他们领兵了,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呀!是要把一只猛虎,圈成一只小猫啊!只要这只虎被掌控在他们的手中,就等同于掌握了中山国的宗脉,那么一切就都好办了,这正是此计毒辣的地方啊!”

    “那照爱卿这么说,孤之一家岂不被人控制了?”文公仍将信将疑的摇着头。

    “恕臣直言,国君之位,乃赵侯和魏侯说了算。君位都在人家的取舍之间,更别提君上的亲眷了。因此,臣等众人,既已看透此计谋,那就绝不能让其得逞,更不能弃君上于不顾、弃中山国之前途于不顾。臣等替君分忧,乃本分之责也,岂能看着这些外帮之强臣来左右中山国之命运。”

    文公被易未子一席话,说得浑身充满了激情,频频点头,他一把拉起易未子,说道:“卿家真乃孤之肱骨之臣呀!孤能为拥有爱卿这样的忠臣而感到庆幸,此中山国之福也!”文公环视了四周想看看有没有可以赏赐给易未子的,但只有眼前龙书案上的文房四宝,再就是身后条案上的祭品了。他没有可赏赐之物,但他猛然看见书龛前摆着的剑錡上那柄“湛卢剑”,那是赵襄子来参加其登基典礼时送给他的礼物,他平时并不佩戴,经常将它放在这里,看到它,他便用手摸了下腰间的玉带,顺手将上面的龙首玉剑璏取了下来,送给了易未子,说道:“此物乃孤贴身之物,今送与爱卿,以尽恳挚慰勉之意!”

    易未忙双手接过,激动地说道:“臣叩谢君上恩赏,君上之嘱臣万不敢忘!”

    文公又问易未子道:“既然爱卿已看破这般伎俩,可有破解之策否?”

    “君上,来日朝会,翟璜必再提此议,臣以为翟璜要把代夫人的灵柩运回中人城,万不可答应。另外,高相的奏议要将灵柩在代地就地安葬也不行。”易未子说道。

    “这又是为何呢?高相的奏议不是正和孤意吗?孤就坡而下,岂不更好。”文公说道。

    “代夫人虽是代地人,但却是中山国君的夫人,是有正式名分的,理应安葬在中山国,要是安葬在外帮,甚是不妥,除非是被贬之姬,才有可能葬回原籍。”

    “卿说的这些不正是翟璜所盼望的吗?”文公不解道。

    “这正是微臣要解的。下面就请君上按照微臣说的做,就可以破解此连环之计。”易未子看着文公,接着说:“代夫人灵柩不能回中人城,又不能葬在代地,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随着公子的封地安葬,这是最合理的理由,也是最合礼法之规的。而公子窟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参将,没有封地怎么办呢?”他看着文公聚精会神的听着,接着又说:“那就封公子窟为华阳君,这样就名正言顺了。代夫人的灵柩就可以安葬在自己的儿子公子窟的封地华阳城了,然后再让狄美姬上表,请求随儿而居,这样连同狄美姬和盈公主也有了安身之处了,岂不两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