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妃王月悯打探到太子朱标只带了三百名护卫,带队的是有勇无谋,还是脾气暴躁的常茂、常升兄弟。
她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上马车,就对她的北元侍女说:“乌兰图雅快去福瑞绸缎庄!”
衣食住行是人活着的最基本的活动,绸缎庄每天人来人往,最适合传递消息,是探马司南面房的秘密据点。
除非是有重大的安排,一般都是乌兰图雅负责联络。
这一次王月悯要亲自去,乌兰图雅是和王月悯一起被俘虏的北元人,也是她的陪嫁兼亲信。
跟了主人那么多年,她当然知道主人的意图:“公主,真的要这样吗?”
“有什么不可以吗?”
“他是您的家人啊!”
“哼,什么家人?他是朱皇帝的儿子,侵我家园,掠我部族,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乌兰图雅见主人决心已定,就不再劝阻说道:“是!”
乌兰图雅是王月悯在秦王府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一直以来言传身教,悉心栽培。
见到她不能领略自己的意图,王月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这些年大元和朱皇帝斗了这么多年,朱皇帝虽说占了大都,把国族赶到北方。但是却一直不能彻底打垮我们北元为什么?”
“是因为汝阳王和齐王殿下,在危机时刻高举大旗,反抗朱皇帝的暴虐!”
乌兰图雅说的汝阳王是察罕帖木儿,齐王是她的义子兼外甥王保保。
在红巾军兴起的时候,老察罕是为虽不多可以打败义军的江陵,他带兵大败刘福通,威逼徐寿辉,要力挽狂澜于既倒。
在他的威逼下,陈友谅、朱元璋等大佬都和元庭暗通款曲。
只是后来元庭倾轧,逼死了老察罕,等王保保为父报仇,重掌大权,朱元璋已经平定了陈友谅和张士诚,改朝换代已经不可避免。
王保保和徐达交手中虽说是屡战屡败,多次丢下老婆孩子逃跑,看似落花流水。
其实这都是草原人的习惯,草原不比中原,人力资源匮乏。
他们极其看中自己的性命,每次都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所以在汉人的史书中,经常可以看到某某统帅,带着几个随从狼狈逃跑。
他们是不以为耻的,因为留下性命,只要大旗一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卷土重来。
王保保就是典型,他和徐达交手是屡战屡败,但是依然还以北元皇帝为正朔,妄图恢复大元。
对于乌兰图雅的说法,王月悯不是很满意,她恨铁不成钢的说:“你只说对了一半,齐王和朱皇帝交手那么次,各有输赢。眼下的形势是朱皇帝集结中原的人力物力,略占上风。
但是朱皇帝有一个太过精明能干的太子,而齐王却没有一个可以与之匹敌的王子。等太子即位,我们北元就真的完了。”
经王月悯一说,乌兰图雅似乎是明白了:“所以,公主要除掉太子,太子两个儿子都小,我们在乘机推举秦王上位!”
“对,这是朱皇帝自己立下的规矩。秦王狂躁,这些年一直被太子压制,上位之后必然急功好利,我们博雅伦家族才有机会。”
乌兰图雅似乎是“可是,这样···”
“可是什么?”
“可是,这样的话,公主岂不是要和自己的夫君为敌?”
“这都是我们博雅伦家族女人的宿命!”
在主仆的交流中,马车穿过了一个又一个街道,终于在一个店铺前停了下来。
这些伙计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主,看到王月悯的车架,远远地就来迎接:“您来了,里面请!”
···
大明时候没有火车,汽车和轮船。
沟通南北东西的交通,主要靠骡马和船只。
我国地势是东高西低,所以河流的方向也多是从西往东,奔流入海。
东西方的沟通可以用船只,依靠水力,一路上损耗不多。
骡马可就惨了,一路上人吃马喂的,一车粮食,从南京运到北平,损耗率一半还多。
为了方便南北沟通,隋朝时候,就疏通了运河。
那时候我国政治经济中心还是长安洛阳,运河所以还是成喇叭状。
元朝时候,迁都大都,就把运河给截弯取直了。
朱标这次去北平,走的就是大运河。
运河在江苏,安徽断水流量很大,可以走大船,每个船都可以坐三百人。
太子出行只有三百人扈从,但是他还是雇了三条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