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等我成了月亮再说

加入书签


早上七点,气温都没有走高的趋势,乔建国心中大安。

 回屋睡了一会,起床的时候,一看刚好九点,禽种站的大车又来了,同样是五千只。

 早上比晚上好,温度基本上都是走高。

 这个年代空调非常少见,降温的法子总比升温的法子多。

 再者,金光洞上面的山土很厚,对于高温有非常明显的抵抗力。

 按照前一世的经验,外面温度再高,洞里的温度都在26左右。

 下了车,放进圈舍,小家伙们明显比昨天先到的兄弟姐妹们适应得快。

 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有几只胆子大的,还欢快地叫着,表达内心的开心。

 乔建国和张翠兰却都不敢掉以轻心。

 一个为了钱,一个则为了名,但又都为了能让小家伙健康活下来。

 二人仍是寸步不离地守着,一有发现问题,赶紧喂药、降温、单独喂食喂水。

 到了下午,第二批苗也来了,仍是五千只,七个人忙得不可开交,可见着小家伙们可爱的模样,又个个心里高兴得不行。

 第一天五千只,第二天一万只,第三天又是一万只。

 接连三天,乔建国每天的睡眠都没有超过两个小时。

 最后五千只送来,乔建国只感觉脑子里全是鹌鹑,睁眼闭眼,都是小家伙们的身影。

 不过幸好有张翠兰一直陪着,她的保苗期也由刚开始的三天,申请到了四天。

 “一百只了。”

 “是呀,希望不要再增加了。”

 一毛钱一只,一百只就是十块,虽然活苗率已经是个奇迹,可心里还是觉得很可惜。

 这个年代,排骨最便宜,6毛一斤,馒头五分钱一个。

 这十块钱可以买近二十斤排骨,两百个馒头,可以让一家人活一个多月。

 看着报纸包着的十个小家伙,乔建国也学着张翠兰的样子,挖坑、立碑,拜了拜。

 “小家伙们,保佑你们的兄弟姐妹吧,让它们不要再死了。”

 乔建国说完,看着张翠兰,今天没雾,她的脸很清晰,清晰地能看清脸上的几颗雀斑。

 “今天就要回去了,我带你去乡上吃一顿吧,就当是给你送行。”

 张翠兰看着远处的山,伸了个懒腰,“其实山里也挺舒服的,我真希望能在这里多工作几天。”

 乔建国并没有接话,被狠狠伤过的男人,总是害怕太快的爱情,总会觉得有地方不对。

 回头看了看女儿,她的表情差不多。

 后妈的到来,造成的伤害,可能远比亲妈的离开更大。

 “现在只有三万只,而我最终要扩大到八万只,后面还有机会来的。”

 张翠兰明显不高兴了。

 只要乔建国现在说一句,那你再申请几天呗,她就会毫不犹豫地留下来。

 让他追随自己,让他听自己的话,让他把她当成专家一样崇拜,直到他向自己表白。

 可他却说了这句话。

 “希望吧。现在的话,再见了,乔建国同志。”

 张翠兰说完,跳上了拉粮食来的大拖拉机,连头也没有回,更不说挥手说再见。

 “这样就走了?”

 看着张翠兰潇洒离去,乔珊珊有点不爽。

 的确,张翠兰是不错,可自己的老爸将来可是要当顶级富豪的人。

 毫不避讳的说,她这种女人能嫁给自己老爸,那就是八辈子修来的福份。

 可现在,遇到这么一点挫折就拜拜了,一点都不知道珍惜。

 “是呀。”

 “老爸你如果留她的话,她应该会留下来。”

 “是呀。”

 “那为什么没有留下来呢,总体来说,她还是不错的。”

 乔建国也认为张翠兰不错。

 长得漂亮,本性纯良,虽然有点高傲,脾气却还行,还是个大学生。

 至于家庭。

 这几天乔建国也问过了。

 张翠兰的父亲是龙国大学的教授,专门研究禽类养殖和繁殖,是龙国这方面的权威。

 可以这么说,只要傍上这棵大树,以后他乔建国在巴蜀禽类养殖这一块,那就是绝对的权威。

 可不要小看这个权威。

 这个年头,农村青年讨论最多的,最在乎的可不是网红直播,傍富婆找凯子。

 他们最在乎的,是怎么让公鸡多长肉,让母鸡多下蛋,谁能办到这事,谁就是他们眼中的神。

 再者,各大乡镇也急需这样的权威,来指导百姓们如何养殖,安心搞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