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外飞客

加入书签


    苏大家的唱腔,婉转娇柔,缱绻缠绵,完美的表达了暮春思良人的主题,一时之间,万簌无声,唯余绕梁之音天上来。

    “好词!”

    “果然得好马配好鞍啊!”

    一曲唱罢,彩声雷动。

    汤老爷问道:“苏大家,卫公子谱的词如何?”

    苏大家沉吟道:“此词融景于情,处处彰显江南水乡气息,近些年来,已少有类似的佳作,若让我来评,当为上品。”

    “看来这杯阴德非卫公子莫属喽!”

    “前朝李香君十万两梳笼费,引为佳话,卫公子何时给苏大家梳笼啊?”

    人群中,传来祝贺的声音,卫若兰连连抱拳,表面谦让,实则喜色难以掩饰。

    苏大家却是俏面微寒,作为青楼女子,被人当面提梳笼之事,无疑是极大的羞侮,偏偏卫若兰还一副甘之如饴的模样,这让她对卫若兰的评价降了几分。

    汤老爷又问道:“还有谁欲与卫公子一较高下?”

    这话就毒了,摆明了**即压轴,本场词会自卫若兰而止,如有谁不识趣,再往上递词,就是与卫若兰过不去。

    有好几个对卫若兰不服气的,本还跃跃欲试,却在斟酌利弊之后,无奈放下了笔。

    毕竟卫家朝中有人,没必要因意气之争与卫若兰交恶。

    “拿纸笔来!”

    汤老爷正要请两位学正评价一番的时候,王蠡举起了手。

    “王公子?”

    薛蝌愕然。

    “我要证实我的一个猜想。”

    王蠡淡淡道。

    有小厮奉来笔墨纸砚,王蠡伏案书写。

    他的字还是可以的,中文系对书法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是将颜体和柳体结合起来,把颜筋柳骨合而为一。

    薛蝌、宝琴与小翠看的暗暗点头。

    不过场中也起了些议论声,卫若兰的目光更是不善,汤老爷已经言之勿预了,这小子还要自取其辱,分明是与自己对着干啊。

    “请交予苏大家!”

    不片刻,王蠡落笔,把稿子吹了吹,就递给小厮。

    小厮匆匆上台,呈了过去。

    苏大家一看,顿时美眸中异彩涟涟,欣然问道:“请问是哪位公子作的《唐多令·雨夜》?”

    王蠡站了起来,拱手道:“在下王蠡,请苏大家品鉴。”

    纳兰容若是大清最有名的词人,明珠之子,词风近于南唐后主,《纳兰词》在生前便有家家争唱的盛况,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王蠡这首《唐多令·雨夜》,正是剽窃于纳兰容若。

    场上场下的诸多目光,打量着王蠡,王蠡与卫若兰相比,只是个无名小卒,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底细。

    苏大家也看着王蠡,青年才俊,在她眼里,如过江之鲫,卫若兰算是出类拨粹,可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眼神不正。

    王蠡的眼神却正常正,这里的正,不是指正派,正气,而是神正而心正,心神合一。

    ‘金陵市侩之地,怎会有这等人物?’

    苏大家绣眉微微一拧,便玩味的轻笑一声,酝酿了下情绪,素指拨弄琴弦,弹唱起来。

    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