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隼在梅府生活了下来,夫妻二人待龙隼视如己出,梅子更是喜欢这个懂事的小哥哥。
梅孝良让他和女儿梅子一起跟随府中的幕僚严谓先生学习。
严谓先生四十六岁,身材瘦弱,白面微须。七岁作对,九岁能诗,弱冠之年其琴棋书画已名闻江南,诗文画作千金难求。
严谓二十三岁至汉庭会试,高中前三甲。获仁宗皇帝召见,在殿试策论中,严谓针砭时弊,对当时的大汉吏治昏暗一阵痛批。
当时年轻气盛的仁宗皇帝龙颜大怒,叱之:“狂妄自大,妄议朝政,逐出金殿,永不录用!”
意气风发的一代才子从此心灰意冷,壮志报国的一腔热血变成了玩世不恭,浪迹天涯。
********
东阳城西一百里,君山。
巍峨君山,绵绵数百里,林木参天,地势险峻。
梅孝良与一仆经过君山脚下,见一年约四旬之人,面目清瘦,一身衣衫虽破却干净得体,十指纤长的苍白双手击打着树干,发出一阵阵的嘶喊:“天意乎?此乃天意乎?带银剑兮挟长弓,操金戈兮披犀甲......”语音凄凉,振聋发聩。
梅孝良不禁动容,忙上前去询问:“先生,何事在此悲呼?”
那人见梅孝良一身文士装束,淡然一笑:“见笑大家,在下失态了。”
“哈哈,我观先生乃性情中人,在下梅孝良,不知先生称谓?悲呼何事?”
“山野之人,名姓何足挂齿。某曾研习相人之术,今日游历越州,发现许多玩耍于村落田间的乡野小儿却有王侯将相之命格,岂不是咄咄怪事?这也是我痛呼之原因。”
“什么......”梅孝良心中一震,国难出良将,这道理他岂不明白,不禁惊呼一声:“王侯将相出于乡野,必有乱世矣!”
那人长叹一声:“紫微星淡,东方天狼星日趋耀眼,渐有逼近中宫之势,十余年间必有一战!大汉危矣!”
“东夷犯汉!”梅孝良惊呼一声,深深地打量了他一眼,猛然间想起一人,忙上前深深鞠了一躬,恭敬道:“末学梅孝良见过严先生。”
从此,梅孝良挽留严谓在府中,待若上宾。有关东夷事务必请教于他,渐渐的梅孝良发现大才子严谓不光精于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医卜算数,更有一不为外人知的厉害之处-----兵法。
-------《武韬百战》
********
一天,梅孝良处理完公事,来到书院,顺手翻看两小的作业,看到龙隼的只做了一半,还是敷衍应付之作,不禁沉下脸来,沉声道:“隼儿,你的作业怎么没有做完?”
龙隼低着头,嗫嚅道:“伯伯,我......”
“我什么我,你说,到底怎么回事?”梅孝良的声音一下子提高几度。
一旁的梅子看到父亲发怒,忙道:“爹爹,龙哥哥一下课就倒花园中练刀,我让他陪我一起做功课,他就说先练功再做,所以才耽误呢。”
梅孝良这才脸色缓和下来,伸手拉过龙隼,“隼儿,伯伯知道你是想练好功,替父母报仇,对不对?”
“嗯。我要把父亲的刀法练好,长大了杀光那些倭寇!”
“隼儿,你知道杀害你爹娘的是些什么人吗?他们不是流亡的倭寇,而是大日的军队,他们的身后是整个的大日帝国。一把刀可以杀十人、百人,当有成千上万的敌人出现在你面前,你一把刀如何御之?如何杀之?”
“这......这......”
“隼儿,大日国狼子野心,他们觊觎我们大汉久矣。早晚有一天,大日一定会举国犯我大汉。到那时会有千万人卷入战争,硝烟四起,生灵涂炭,没有哪一个人能够避免,包括我们。”
“那怎么办啊?伯伯。”
梅孝良看着幼小的龙隼,叹了一口气。“隼儿,伯伯已多次上书朝廷,及早备战,奈何朝廷一片昏暗,整个帝国被所谓的盛世之景所迷惑,浑不知繁华的表象下已暗流涌动。唉,伯伯告诉你,如果那一天到来,我们只有一种办法:以战止战。而战争不光需要你有好的武功,还要有谋略。虽武韬能安邦,然治国更需文略。严先生乃博学之士,隼儿,跟着严先生好好学习,才能在将来的一天救民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