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行营击鞠

加入书签


    每年五月至七月中旬,大辽皇帝都会行营避暑,同时与臣僚议国事,暇日游猎。半月前,皇上刚从吐儿山行营回到上京,还未休整完毕,却又要南下行猎。这次的避暑所选在了上京以南一百公里的庆州玄德县。庆州临黑河,傍黑山,风景奇秀,水草丰茂,皇上每年都会幸庆州射虎障鹰,有时甚至一年数次。七月底,皇上的卤簿仪仗,皇后、王爷公主以及贵戚大臣的车與,再加御帐亲军以及男女侍从,浩浩荡荡几千人迤逦行出了上京。

    盛夏的草原,真可谓“天苍苍,野茫茫,风水草地见牛羊”,丰盛的草场一眼望不到边际,仿佛由绿色将天地分开;冰凉清澈的溪水从山涧流下滋润着草原和草原上的人民;牧民们骑马放羊、追逐猎物,孩子们在毡帐间跑来跑起、游戏嬉闹;到了饭时,烤羊腿的香味弥漫在草原各处,就连夜间野狼的嘶鸣都显得欢愉而悠长。契丹人,发源于草原,茁壮于草原,又走出草原,驰骋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但是马上才是他们的天下,草原才是他们最朴实的家园。皇上白天与亲贵纵马狩猎,晚上则放歌宴饮,草原上衍生出的各种活动游戏令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其中。

    这一日,一项在大辽盛行的比赛——击鞠将要在御前举行。击鞠,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隋唐,于辽太祖时传入契丹,因为应历皇帝的喜爱,成为了贵族中盛行的活动。契丹人向来擅长马上活动,因此无论男女都可以在击鞠场上比试一二,在闲暇的时候举行击鞠比赛也成为一项传统。萧燕燕和二姐鹦哥随父亲母亲来到比赛场地时,见御坐已经坐西朝东安置,两旁自有华盖遮日。在御座两旁,皇亲国戚、随驾官员北南分列,家眷们则立在其身后。大辽实行北南面官制,北面官采用契丹部族官制,以契丹人主契丹事;而南面官则采用唐制,设有三省六部等,以汉制待汉人。所以在御前,契丹官员位于北面,而汉族官员则位于皇帝的南面。

    萧燕燕看见大姐阿依古在向他们招手,便拉着鹦哥站了过去。“小妹,你看那是谁?”萧燕燕顺着阿依古指的方向望过去,惊讶地发现韩德让正身着骑装,脚踏乌靴,左手紧握刀柄,面无表情地威立于御前。

    “德方哥哥?!”萧燕燕不禁低声自语。阿依古小声说道:“我听太平王说,是皇上前几日让韩德让快马加鞭赶到庆州的,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未等萧燕燕回应,只听有人高喊“皇上驾到,皇后驾到”,所有人立即跪成一片,高声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只见应历皇帝耶律璟和皇后萧氏缓缓走到御座前。耶律璟今年不过三十有八,面容却已现老态,虽头戴金冠,身穿红缂丝龟文袍,腰系金带,却面色无华,不见神采,唯有一双细长的眼睛总是冷冷令人不敢直视。身旁的皇后萧氏则身着盛装,正襟危坐,上着真红大袖衫,下穿红罗长裙,头戴金丝点翠龙凤冠,虽面容姣好,却神色黯然,目光空洞。

    而此时,另一边的比赛场上,二十匹通体黑毛、金蹄赤鞍的高头骏马已经分列两队,它们旁边则是二十名身着骑装、手执鞠杖的契丹勇士,他们的左臂上分别系着黄色和绿色的丝巾。萧燕燕望过去,发现她的姐夫太平王耶律罨撤葛和赵王耶律喜隐分别站在两队的最前面,太平王的左臂上是黄色丝巾,而赵王则是绿色丝巾。而在太平王的身后,她竟然看见了上次在韩府见到的那位贤王爷,虽然在骑装的衬托下他也是气宇轩昂,可苍白的脸色和纤瘦的身体还是不禁让人替他担心。

    “开始吧。”应历皇帝懒懒地扬一下手,近前太监得令后扬声喊道:“比赛开始!”。

    “是!”二十名骑士异口同声,喊声震天,几乎同时跃身马上。以太平王和赵王为首的两队,南北相对而立,摆开阵型。骑士们目光炯炯,严阵以待,胯下骏马突突地打着响鼻,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按惯例,此时应由皇上开球,耶律璟将拳头大的鞠球在手中掂量了几下,抬起眼皮环视了一圈下面的臣子,一眼看见了雕塑般立在一旁的韩德让,便似不经意地说道:“韩卿啊,你替朕开球吧。”说着,便把球抛给了韩德让。韩德让慌忙接住球,先是一愣,见皇上又闭上了眼睛,便颔首领命,大步走到百官中间。他右手持球,先向后摆手借力,接着“嗖”的一声,鞠球在空中划出一个美丽的抛物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