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 十三-第3/4页

加入书签
    共计十六个步卒旅,墨家的一个义师旅,九门沉重的可以打八斤铁丸的大炮,以及三十六门可以拖拽着在战场上机动的、能射三斤小铁丸的、可以跟随步卒前进的小炮。&1t;/p>

    五百名骑兵,八十多名轻装的持弩或是火枪的斥候。&1t;/p>

    外加七百人的各地的来“助义”的游侠儿、游士,他们主要是作为混战中保护侧翼的一批人,并不指望他们能够挥出巨大的作用。&1t;/p>

    这是墨家所能动员的极限力量,也正是因为这已是极限,所以实际上墨家也根本不想打成围城反击战。&1t;/p>

    即便滕地的堡垒修建的已经远这个时代的水平,配合上火炮,越人又没有火药,攻一年也啃不下一个堡垒。&1t;/p>

    后世有足够多的适所知道的战例,不提欧洲的事,就是后期天平天国起义后,依靠火炮和简单的木城堡垒,七八百人就能地挡清军万余的围攻,要不是清军获得了英国火炮的支持,根本拿不下有火炮配置的堡垒。&1t;/p>

    想玩适在滕地、武城用的掘进战术,那也得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和数学水平,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远程武器的压制,以及最重要的可以炸塌城墙的火药,否则这种之字形掘进的战术就不可能得以实施。&1t;/p>

    正如越王担心齐国背刺一样,墨家也担心齐国趁机摘果子。&1t;/p>

    在去年九月的同义会结束后的墨家高层会议上,适就说出了这一战的必要性。&1t;/p>

    晋楚已经对峙了一年,两方都快要撑不住了,除了决战没有别的可能。晋楚不论谁胜谁负,必然导致两强相争的局面结束对墨家而言,最好的结果就是楚国大败,王子定入楚让楚国一分为二。&1t;/p>

    两强相争的局面一旦结束,墨家在泗水流域的扩张就不能再这么明目张胆,而是要等机会,等到胜利者成为天下诸侯众矢之的的时候才能再次扩张。&1t;/p>

    所以留给墨家在泗水流域的时间不多了。&1t;/p>

    要打疼越国,让越国彻底没有力气在泗水保持霸权。又要可控局面,不能让齐国趁机南下,不去中原争霸而是跑到两淮一带,必要的时候在打疼了越国后还要扶持一把。越国既然是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夺位的传统,那么就很容易在这一战越王威信大跌之后出现很多可以被墨家借用的机遇。&1t;/p>

    想要将来搞大事,楚国那边也要抓紧,泗水流域一旦打开局面,除了经营要成功建立的“泗水诸侯非攻”同盟外,便要为渗透楚国做准备。前提是楚国这一次与魏韩交战大败,这一点墨家众人都信心满满,楚人很难打得过现在的魏国。&1t;/p>

    此外,适也在那次高层的秘会上,讲诉了一番经济上的问题。&1t;/p>

    如果沛县不再泗水流域彻底打开局面,沛县的经济要出大问题。&1t;/p>

    之前依靠着牛马和铁器,吸收了大量的粮食,获取了额利润的同时,也保证了在沛县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不是太多,以墨家的垄断一些必要手工业品的能力,控制了沛县一带的粮价。&1t;/p>

    可现在,牛马铁器的贷款基本还完,粮食产量激增下的粮食在沛县降价、大量的货币在市面流通、没有足够的手工业品满足这个市场都会引一系列的问题。&1t;/p>

    总而言之,不缺技术,缺人,缺手工业者,缺一个更广阔的墨家体系内的市场消释货币,还缺更多的可以变业的人口。&1t;/p>

    沛县的自耕农作为征兵和政治稳定的基础,是绝对不能动的,那就只能靠泗水流域的其余小国人口来解决这个问题。&1t;/p>

    沛县的这头怪兽,也需要更为广泛的市场,在世卿贵族制度不被打破的情况下,各地的消费能力和市场太狭小。沛县变革之后,一县五万户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消费能力远胜于数个大邑,甚至陶邑这样的天下中心都比不上。&1t;/p>

    按照更容易吸食和吞噬的方式去改造这个世界,这是这头怪兽的自我意识,不顺从就要出大事遭到反噬。而改造的基础,就是搞掉世卿贵族和人身土地绑定的分封建制制度,提升生产力,从而提升消费能力,让市场充盈更多的商品。&1t;/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