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 十一-第3/4页

加入书签
    那士人二三,妻子便会离开。&1t;/p>

    自己这一邑之宰若也二三其言,又怎么能够让民众信服家族?&1t;/p>

    又想:一月二变其言,不信夺百姓之利而被怨,不义弃君之命,不忠。有一于此,不如死也!&1t;/p>

    死志既生,又想到了义师主帅名适的宣扬的一些事。&1t;/p>

    这一次墨家义师的宣扬,是止战非攻,是要驱逐残暴之越,创立一个泗水八国的非攻同盟,期间各国非攻止战,一致抵御外部的反抗,并且墨家愿意支持各城的变革而且暂时没提政治变革,只是提起了一些先进的农具和技术方面的。&1t;/p>

    义师秋毫无犯,军容齐整,更为可怕的是其中不少泥腿子出身的贱民竟然都认字会一些九数,这让沛邑宰不得不佩服。&1t;/p>

    他觉得义师能够击败越国,因为他亲眼见到了义师的军容,也见识到了义师攻城手段的可怖,还有那些之前从未见过的可怕武器:义师主帅说这是天志之力,只怕所言不虚。&1t;/p>

    既是这样,想来墨家在泗水必能获胜,自己的家族想要继续在这里扎根维持,总不能成为那个“助纣为虐”之人,自己被越王翳逼着征收粮食,那岂不是会被墨家认为“助不义之战”?&1t;/p>

    将来墨家若在泗水得势,自己的家族名声既毁,民众怨恨,这如何能够长久?&1t;/p>

    想到“义”,萌生了死志。&1t;/p>

    想到了现实和家族的未来,更让他的死志坚决。&1t;/p>

    于是,武城宰在民众面前说了一堆义士之言,横剑自刎,民众恸哭,心中更怨。&1t;/p>

    他既死,城中也无人愿意站出来做这件事,越王翳只好强制执行,下令三日之内必须返还粮食,各家的数额都有定量。&1t;/p>

    因为墨家义师实在是太过“秋毫无犯”了,府库整理的干干净净,账目清清白白,每家分了多少粮食也都写的清清楚楚。&1t;/p>

    大军在城内,民众敢怒而不敢言,只好乖乖地将刚刚分到手的、还没有捂热乎的粮食缴纳上去。&1t;/p>

    还有不少家还有墨家的纸币,有购买的,并无粮食,便想着把这些“钱”缴纳上去,毕竟这些钱确实能够买到东西。&1t;/p>

    然而越人却并不收,凡是交钱的,一律退回,强制各家缴纳如数的粮食才行。&1t;/p>

    这一来一回,对比严重,便有人在城中传唱歌谣,只说越人残暴而墨家行义。&1t;/p>

    越王征集了粮食,又传来消息,义师南下,似乎有直奔费国都城的意思。&1t;/p>

    在武城,越王翳已经知道,义师不过万人。&1t;/p>

    若是别的军队,万人攻破一国都城,那就梦话,即便费国小国,但也不是万人可以顷刻攻破的。&1t;/p>

    就算城内不能反击,若是被困在城下,前后夹击,必能大破。&1t;/p>

    可是义师这万人的攻城能力,已经让越王翳胆寒。&1t;/p>

    滕、倪、武城皆是数日攻破,火药之物攻城配合坑道挖掘,却是利器。&1t;/p>

    那公尚过当年游越的时候,便说起过墨家守城的手段,挖坑以防穴攻,那是墨家守城的重点技术,挖坑的手段已然天下无双,再配合这些火药,实在是不能防备。&1t;/p>

    既是这样,那么这义师南下说要攻取费国的都城,就不得不防。&1t;/p>

    一旦攻破,这些小国如何肯全面听令于越?而且墨家的大本营在沛县,越人也只能攻打滕国,而不能攻打沛县。&1t;/p>

    当年商丘城下,楚王盟誓,沛县利天下,所以若是有攻打沛县的楚人必然救援。因为楚国可以从沛县得到技术和各种先进的东西。&1t;/p>

    楚国盟誓之后,中原各国也纷纷表态。&1t;/p>

    虽说后来楚国和三晋都各自指责对方而没有参与墨家主导的弭兵会,但是关于沛县的盟誓还是奏效的,尤其是墨家在商丘和牛阑邑展示了手段之后更是如此。&1t;/p>

    再者,沛那是宋国的领土,墨家只是名义上的“沛宰”,越人若是越过滕地直接攻打沛,那就是对宋开战,这不是越国所希望的。&1t;/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