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茶具-第2/4页

加入书签
    刘义符从袖袋中抽出一个用布包着的比筷子粗一些的长条状的东西,张溪好奇地看着刘义符打开,发现是一个黑乎乎想炭一样的东西,于是好奇问:

    “此物……”

    “炭笔。”刘义符随口回了一句,然后让张溪拿来一张白纸,自己就在白纸上涂涂画画起来,不一会,一个盖碗的形象跃然纸上。张溪好奇地看着

    东府里面有请老师,除了那些佶屈聱牙的启蒙书籍,刘义符需要吟哦讽诵以外,书,作为君子六艺之一,刘义符也有被要求,所以还是有在被强制地练习毛笔字,只是,毛笔字还不太能入目,然后刘义符就想起了前世自己也喜欢涂涂画画,不如做一只炭笔,方便自己的握笔。

    除了习惯,还有就是因为炭笔其实也不难制作,新鲜柳条剥去外皮,用火烧制成炭就行,徒手拿自然不行,容易整黑手,绑上布就行,所以就变成了张溪所看到的“炭笔”。

    刘义符没多解释炭笔,只说了下这个和毛笔一样能写出字来,但是比毛笔方便点,不需要研墨而已.

    张溪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个“炭笔”,有看了看画出来的质感,发现这个应该是某个植物烧黑后的产物,和黑炭的质感差不多。要是刘大少知道,心里会给他竖一个大拇指,这洞察力,可以的。

    刘义符在白纸上三下五除二画出来后,直接先解释了盖碗的概念,胖掌柜点点头,然后示意让人拿来一个茶盏,只见这个茶盏通体是淡蓝色的,周身还有仙鹤展翅的图案,整体就如同一个小碗一般,与碗不一样的是,上面盖了一个盖子。

    看到这么一个玩意,刘义符一愣,发觉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有类似的盖碗了,混了这么些年,竟然特么没见过,也不管刘大少,东府众人貌似没有饮茶习惯,刘三也是找了点来给自己小郎君“尝鲜”,这下倒是让刘义符有些尴尬。开局不利啊。

    不过看张溪拿来的盖碗,刘义符敏锐的发现个中有不太一样的,并无茶托,于是刘义符就和着这个茶盏,画出了正儿八经的三才盖碗,顺势把其中的有所缺漏的打上补丁,补充解释了什么叫三才盖碗,什么叫盖、碗、托,然后三者所对应的正是天、人、地,然后和其中也蕴含儒家的一些思想,是和文化人绑定的。

    接着,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学”,自己绝对不是沽名钓誉,于是刘义符系统的讲述了关于盖碗的种类。

    刘大少是边画边说的,所以为了迎合速度,这画的就比较潦草,有一个大致形,主要通过讲解细数了盖碗其中的种类,有比较经典的撇口盖碗,有类似于像夺宝盖碗,还有折腰盖碗、方形盖碗、圆融盖碗、马蹄盖碗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形态各异的盖碗,让张溪大开眼界,另外刘义符还举例了后世常见的,诸如紫砂壶、银壶、煮茶的茶道时候需要用到的六样茶具:茶桶、茶勺、茶针、茶漏、茶夹、茶匙等等……

    这些也让立在张溪身后的那个侍女美目中异彩连连,讲到兴起处,对于张溪身后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侍女都没注意到。

    相较于后面说的那些茶壶、银壶之类的,张溪还是对前者,那个茶盏的衍生品——三才盖碗更有兴趣些,因为其中结合起儒家思想里的“天地人”的思想,就像茶叶本身和君子一般联系了起来,张溪有种直觉,这个东西一定能在茶文化里成为经典。

    察觉到对方的心思,刘义符也是从善如流,于是主动说道:

    “这样吧,既然张掌柜对于这个有兴趣,后面仆详细地把一些东西给画下来,让人送到泠瑟轩,仆也不需要五成那么高的利润了,三成就行。”

    因为事先并不知道此间盖碗已经有雏形了,刘义符索性也不用隐瞒太多,他现在最大的贡献就是加了一个茶托,然后引入了其中对于思想的绑定,他厚不了脸皮还做不到要五成那么高的利润,见状,张溪也是投桃报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