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7/8页

加入书签
回到指挥部,老爸让他回去,可隋小飘不愿意,说:“都在堤上,我一大小伙子窝在家里那也太不像话了吧!”老爸说:“那这样,你先回去洗个澡,带两件衣服到隋家湾的帐篷,跟他们一起干活去吧。”隋小飘高兴的叫了声:“好嘞!”转身就往外跑,老爸唤住他说:“骑摩托车回去吧,骑回来给我停在原处就好。”说着把钥匙给了他。回到家里,洗完澡吃过饭,想起该给向天歌去个电话,电话里向天歌没说什么,只是让他注意安全。老妈不想让他上堤,可是拦不住,只得随他。

形势一天天严峻起来,江水越涨越高,大堤也在大家的努力下跟着长高,江面快接近大堤原来的顶部了,大堤沿江垒起了一道麻袋墙,蔚为壮观。龙城县早已成立了以县高官何清远为政委、县长周解放为总指挥的“龙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全县各乡镇每户一个劳力,均已上堤,分布在城厢、河口、沙坡等沿江乡镇的大堤上,加固堤防。连日的奋战,乡亲们都已疲惫不堪,咬牙坚持在前线,甚至很多志愿者、妇女老人都已上堤。

指挥部开会讨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物资问题,麻袋紧缺、砂石不足;二是人疲马乏,急需支援。县委县政府已向省市发起求援,并号召举全县之力捐献物资、采购砂石。

这天,一排排支着顶棚的墨绿色汽车开到大堤脚下,一时间红旗招展、军歌嘹亮,解放军来了!大堤上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大家仿佛有了后盾、有了依靠、有了救星,心里都踏实多了。到底是解放军,效率就是与众不同,很快,一排绿色帐篷就沿堤展开,子弟兵们迅速进入状态,取土、灌砂、运送、垒砌,大堤长高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隋小飘属于志愿者,偶尔能回家洗个澡、睡一晚上。堤上的人们多日来吃睡都在堤上,下大雨的时候光着膀子淋一淋就算洗澡了,有人戏称为“天然淋浴”,也算苦中作乐。隋遇安照例每天巡堤、指挥人力抢救险情。八月六日清早,正在堤顶巡查到178号碑附近,一大群人围在江边,高声急切的说着些什么,隋遇安快步走上前去,分开众人,只见江面上泛起一个大大的旋涡,糟了!肯定是大堤穿孔了!穿孔就意味着大堤危在旦夕!一旦溃堤,整个城厢都将被洪水吞噬!人员、财产都还没有转移!甚至龙城县城、后面多个乡镇都将受到洪水威胁!

隋遇安马上安排人去县指挥部报告,自己三两下脱了衣服裤子,只留一条裤头,吩咐旁边人找柴草、砂石、麻袋。隋家湾的人们都在现场,隋老三拉着隋遇安,带着哭腔大喊:“幺叔!你不能去啊!”旁边就是物料场,很快就有人抱了柴草、装了砂石过来,还有人拿来了两根粗粗的麻绳。隋遇安拾起一根麻绳往自己腰上绑,隋小飘大声问:“老爸!你要干嘛!”隋遇安也不答话,示意隋老三帮自己绑紧点儿。隋小飘瞬间明白了:老爸这是要去旋涡里堵漏洞!这可是生死一线啊!隋小飘眼泪夺眶而出,冲过去死死抱着老爸。

这时县长周解放、城厢镇党高官袁安邦、镇长方定国都来了,隋小飞也从远处飞奔而来。周解放也是隋家湾人,隋家湾共有两姓人家,一姓隋,一姓周,姓隋的多,姓周的少。周解放比隋遇安小一岁,从小一起长大,两人亲如兄弟。周解放也劝隋遇安说:“幺叔,你也不是小伙子了,让年轻人去吧!”隋遇安推开隋小飘和隋老三,看着大伙儿说:“这条堤我守了三十二年,三十二年来从没出过问题。今天,我绝不能让它毁在我的手里!谁也不要拦我!”隋小飞说:“老爸,我替你上吧!”隋遇安说:“你身子骨弱,扛不住。”隋小飘说:“爸,我身体好,我上!”隋遇安说:“你水性不行,旋涡里可不是开玩笑的。”隋家湾一众青壮年都要代替隋遇安上,隋遇安说:“这条堤我最熟,也是我责任所在,躲不过的,都不要争了,谁要上,等我死了再说!”隋老三依旧带着哭腔,喊道:“幺叔,要不让解放军去吧!”隋遇安说:“解放军也就跟小飘差不多年纪,还是些孩子,我能让他们去,自己躲在后面?”隋老三不再言语,默默的把麻绳的另一头系在自己腰上,走到江边,双手死死的拽着绳子,隋小飞和隋小飘跟着隋家湾几个壮汉也上前拽紧绳子,另外两个壮汉拦腰死死抱住隋老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