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国狂想曲的序(下)

加入书签


    放眼在整个天下。

    齐国设有渤海都府、瀛洲都府、南洋总督府、狭海(马六甲)都府、南大陆总督府、太平总督府、天竺都府、两河总督府埃及都府、红海总督府、西洲总督府、沙地总督府、黄金总督府、象牙总督府、刚果总督府、海角(南非)总督府、五湖总督府、旧殷总督府(原历史大漂亮,已独立)、扶桑(墨)总督府、东洲都府(大漂亮的一部分,已独立)、蓬莱都府(治所称夏威夷城,取夏君威布四夷之意),共计二十一个总督府。

    已独立的各总督府,发展也是有所变动,稍后再叙。

    楚国设有大员君治府、狭海君治府、南洋君治府、南陆君治府、天竺君治府、西洲君治府、海角君治府、沙地君治府、地龙岛君治府(马达加斯加)、东洲君治府,共十个君治府。君治府与君府的区别在于君治府对治邑没有完全的统治权,治君权力有限,且不需经过君子大会,直接对楚王负责,世袭需楚王批准,不能直接承袭。义务是必须保障楚国的海外利益,并提供绝大部分税收。

    燕国设有南洋宣政院、天竺宣政院、西洲宣政院三个宣政院,各院长官称卿。之所以不叫总督府,是那帮老爷虽然已经唯齐国马首是瞻了,就是面子上不愿意跟在齐国屁股后面,起一个威风好听的名字罢了,实际权能和作用都是一样的。

    总体来说,中洲的中心、东部、南部和北部,都被诸夏各国完全纳入了统治体系。即使是西部,也基本上成为了势力范围。

    宗教上以太平道为主的秦国连相对温和的阿弥陀佛都没能容下,更不用说是某主至大了。绿绿根本没有发展起来便被摁杀在了萌芽之中,沙漠上的闪族人部落们一直没有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当匈奴人西迁之后,则进入西方人所谓的小亚细亚和闪族人地区,在此地建立了一个匈人单于国家,这个国家也成为了匈人君临欧洲的前进基地。

    正是由于这条完全不同与历史上行走顿河过南俄罗斯地区的路线,对欧陆史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影响,由于从更南方走匈奴人得步伐显得更为缓慢,罗马人顶住了北方没有急于南下的日耳曼蛮族,出于罗马人占有世界的思想,分裂的东西罗马也最终归于一统,此间漫长故事且按下不表。

    而匈人在干涉和进入欧洲的过程中,秦国就在不断的蚕食匈人国家的领土。匈人入主欧洲后,罗马的花花世界迷惑了这些匈人的眼睛,对他们相对来说的祖地满不在乎,数次与秦国交战即使获胜也在后退,直到完全丢失了两河流域,逐步的失去对闪米特半岛的控制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组织匈人回迁小亚细亚。

    提到匈奴人的西迁历史与秦国的西征历史,几乎是同步,枯燥而乏味。丧家之犬样的匈奴人从中洲被一路向西的撵着跑,到了中亚地区,匈奴部族一部分由当时的坚布单于率领南下,越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天竺,皈依了印度教,建立了匈奴人国家,后来逐渐打出了一个接近统一的天竺王朝——匈人的黑龙王朝(匈人图腾)。

    另一支作为匈人主力向西,在阿提拉的带领下,在秦国西征军上百年的追杀下,于小亚细亚建立了国家,并在臣服于自己的亚美尼亚人和本都人的帮助下,常年入寇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其他东部行省。

    在此期间,罗马帝国以“罗马人征服世界,统治一切民族的是罗马人”为思想指导,数易其姓,却一直未曾分崩离析。也有强大的罗马君主,率领罗马军团犁庭扫穴,甚至一度打的匈人想要向东回迁,只是出于回迁就是亡国灭种的恐惧并不敢行,最终,匈人单于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亚细亚世袭总督,东方军团将军,以此为双方斗争按下了暂停键。

    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变化发生在出人意料之间。第二位秉承阿提拉之名的单于出现了,他建立了王庭六军(左右领军,左右护军,左右卫军)和单于近卫制度,单于近卫分匈人近卫、罗马近卫、南军近卫三支。南军近卫由其他亚美尼亚,阿拉伯人,埃及人等民族组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