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1995年12月,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BJ指挥所的基础上,组建BJ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完成运载火箭和飞船的测控、遥测参数接收、飞船电视图像接收和航天员通话,并对轨道舱留轨运行进行测控管理。

    1998年5月,BJ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行控制大楼竣工。

    1998年12月开始,BJ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应用飞船模拟仿真系统进行训练,检验从发射到航天员安全返回的全过程。

    神舟一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时提供能源和动力。

    飞船三舱总长8米,圆柱段直径2.5米,锥段最大直径2.8米,总质量为7755千克,返回舱采用普通圆伞和着陆缓冲发动机陆地软着陆,主伞面积1200平方米,着陆速度不大于3.5米/秒。

    神舟一号发射任务由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承担。“长征二号F”的主要构型为芯级捆绑四个助推器,芯一级、二级直径3.35米,整流罩最大直径3.8米,逃逸塔最大直径为2米,全箭总长58.34米。采用常规推进剂,燃烧剂为偏二甲肼,氧化剂为四氧化二氮。火箭加注后质量约为480吨。起飞推力600吨。

    神舟一号飞船搭载的物品包括:旗类、各种邮票及纪念封、农作物种子和中药材。其中,农作物种子包括各10克左右的青椒、甜瓜、番茄、西瓜、豇豆、萝卜等品种;中药材包括甘草、板蓝等。此外,飞船还搭载了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开发的Monascus生物活性菌株。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神舟一号飞船还搭载了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后者在当年12月31日夜的香港迎千禧盛典上交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搭载的五星红旗,则于2000年1月1日在***广场升起。

    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后,**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发来贺电,指出: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开始实施。神舟一号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神舟一号飞行试验成功,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考核了飞船系统的舱段分离技术、调姿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等五大关键技术的可靠性,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

    神舟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二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获得了大量相关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基础。在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神舟五号飞船开展研制工作。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主要是考核工程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飞船乘坐一名航天员,飞行约一天,在绕地球飞行的第14圈返回。航天员可以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和地面指令手动补发船箭分离、帆板展开等重要指令。飞船具有自主应急返回和人工控制返回以及第2天、第3天返回的能力。

    神舟五号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其头部是圆柱体,而四号的头部是半球体,飞船舱内只有航天员,其空间的平面大约为2.2米×2.5米,不足6平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此外,神舟五号飞船还留有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接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