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5页

加入书签
    说起万松山,原名万崮山,后因满山青松苍翠得名“万松山”。虽然万松山没有冠山和云雾山的巍峨,甚至连苍云山也不及,但是山虽不高却悬崖如削,云腾霞蔚,气势上丝毫不输名山大川。黄金沟由西北而来,绕万松山山脚南去,浚河自西北而至直撞万松山后北绕折而向东,在万松山北与黄金沟相汇入石梁河,成千顷碧波,万松山突兀于碧波之中,虽然不算高,但是悬崖高耸,峭壁如削,陡岩危立,玲珑峻峭,树木葱笼,云蒸霞蔚,气势壮观。南面有一条狭长的小岭与庙山相连,使万松山孤而可通。凌空鸟瞰,恰似一把巨大玉勺,翻扣在碧波中,故古人称之为勺地。相传,很久以前,万松山原是天上的北斗星,每到晚上灵光四射,常有神仙出没,后来升天而去,变成大熊星座的七颗巨星,状如勺子,故当地人说万松山来历不凡。

    万松山上有天桥,下有碧河黄金沟,甚至连苍马山也不及,是滨海旅游区的龙头。万松庵位于山巅,建筑坐北面南,面积500余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庵门、前殿、寝殿、观山楼、望河亭等,临河建有香积房、经书房及花亭等。万松庵依山势而建,结构严谨,设计精巧,富丽堂皇,与万松山旖旎的风光相辉映,胜似神宫仙阙。

    抗日战争时期,华东游击纵队女子大队就驻扎在万松庵,华东新华分社曾经也在这里办过公,遗址遗物历历在目。

    侯东来去档案馆查阅资料,去四乡询问老人,采访经历这,终于将万松庵复建成功,把万松庵打造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他修建的纪念馆收集实物、照片和资料两百余件,填补了这块人们对历史记忆的空白,为向那个特殊时期致敬的典范。在修缮塔林的时候发现数具无名烈士的遗骨,后被苍源县人民政府敬移抗日岭烈士陵园安葬,使先辈们得以安息。

    万松山社区仅存的老游击队员闵有根现今已经九十多高龄,他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常年驻守烈士陵园护林房,当年是游击队最小的交通员,选址已经扫不动落叶,可是对于那段难忘的历史时刻铭记日久弥新,他的儿子闵解放接过他的扫帚,继续为烈士们扫去岁月的浮尘,让岁月不会遗忘那段历史,让人们永远铭记先辈,让后人知道如今盛世太平来之不易,学会尊重与珍惜。

    社区致富的人们不会忘记过去,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万松山社区捐给民政部门万余株/盆桂花,这些桂花被烈士陵园管理会用于陵园绿化。

    销往江苏、河南、河北、山西与陕西的名贵苗木由专车配货,侯东来为给京津地区送货找到老同学王金波。

    “耗子,你跑京津塘地区的货车能不能把我的货发一趟?”侯东来问王金波。

    “行,猴子,虎子正好有一车货发往蓟县,我安排车一起走。”王金波说。

    “虎子发的是什么货?”侯东来又问王金波。

    “好像是毛皮,还有罐头和冷鲜肉。”王金波说。

    “你们运发货运公司车队有多少车跑京津塘线?”侯东来再问王金波。

    “四辆大挂,六辆整桥。”王金波说。

    “我需要一辆大挂和两辆整桥。”侯东来说。

    “行,我给你安排。”王金波说。

    “谢谢了,耗子。”侯东来说。

    “口头谢谢不实在,请我去罗飞的苍马酒店好好搓一顿,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罗飞了,这回你请客让罗飞买单。”王金波说。

    “这样多不好意思。”侯东来笑着说。

    “谁让他是集团公司老总,咱们就要打土豪分田地,走。”王金波说。

    “咱俩还是不要开车的好,和酒鬼喝酒是清醒不了的,还是让司机接送安全。”侯东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