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荧光撒于雪上,天下都是亮晶晶的,有两人缓缓走入晋王陛下的书房,一个是书房主人晋王胡国谟,一个是披头散发的年迈书生。
书房很朴实,除了大些,和普通书香门第的书房无差,毕竟晋王戎马半生,枪杆子从来都比笔杆子用的利索。
进屋前,晋王胡国谟冷笑道:“他妈的,老穆跟我说,那兔崽子又去春如意鬼混了。”
书生呵呵一笑,调侃道:“看你儿子,就知你当年也不是啥正经人。”
晋王听了,气打不出一处,愤愤不平道:“胡说!年轻那会,本王可是乡里邻居都要用大拇指称赞的正经汉子!”
年迈书生眯起眼睛,笑道:“反正你儿子和杨璇姬那妮子本就是娃娃亲,两人有事无事调**也不是啥坏事。”
晋王一时无言,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
“有道理,如果赵氏当初不因这门早年随口定下的亲事而迁怒杨家,本王也就把这事当戏言过去了。可是赵宋没有,而且是在明知杨胡两家已无任何瓜葛的情况下灭了杨家满门。老胡家欠杨家满门人命,赵宋欠我一笔血债。这个娃娃亲,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结,必须让杨家最后的血脉坐上我晋王妃的位置!”
书生对晋王陛下的激动并不惊奇,亦是无言,独自踱步来到窗边,看着满园风雪。
犹记当年,现在的晋王还是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典军校尉,现在的中原第一军师还是个不得志的穷困书生。已是兵部尚书的杨家老祖宗杨镐也是在如今日般大的风雪里请他们入屋喝酒。书生与平常书生不同,他志在千秋伟业,志在平叛除乱,于是会考落榜后毅然加入了典军校尉胡国谟自创的胡家军里,成了两百胡家军的军师。
平叛除乱要银饷,二人没有,便到帝京朱雀大道上求着过往官老爷们借。但是,那时的吴楚叛军在中原大地势如破竹,赵宋已在准备迁都,谁会相信两个寒酸人所说的“带我等平叛归来,定不忘大恩”?还好,他俩遇到了杨镐,杨镐比他们年龄都大,但说起平叛除乱安定天下,却是比他俩还激动,三人一拍即合,从胡家军成立到平定吴楚,所有银饷全都由杨镐斡旋支出。
那时的朝廷,杨镐似乎是惟一想着平天下的官。
后来,草原雄鹰还没攻破雁回关,三人喝酒,还是兵部尚书的杨镐问已经升任大将军的胡国谟:听说夫人有喜了?胡国谟答是,杨镐说:正巧我儿媳妇也怀上了,不如这样,倘若这俩娃为一对男女,那就定为夫妇,若为同性,那便结为兄弟姐妹,如何?胡国谟自是大喜,立刻认了这口指腹为婚的娃娃亲。
再后来,这门亲事随着胡国谟功高封王而流为泡沫,就连两位当事人都不清楚,毕竟外藩勾结内臣可是造反的死罪,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乾德四年,风云激变,不知是谁走露了风声,大宋赵氏知晓了这则密辛,原本只用削官的罪因为帝王的怒火变成了诛九族,鼎盛数十载不倒的杨家从此灭门。然而,由于赵宋不愿同胡家翻脸,杨家灭门真相终究没昭告天下,导致大部分杨家子弟都死得不明不白,生死成了笔糊涂账。
晋王陛下也来到窗前,站在书生身畔,感慨道:
“显臣,你说,三年之后,那个小兔崽子真的能挑起担子吗?”
注视着风雪夜的中原第一军师李显臣开口,如金石声,铿锵有力:
“三年后,存勖可当三晋藩王,可平天下不平事。”
三晋藩王胡国谟闻言,先是一愣,旋即仰天长笑,壮怀激烈,神色颇为自豪。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书房很朴实,除了大些,和普通书香门第的书房无差,毕竟晋王戎马半生,枪杆子从来都比笔杆子用的利索。
进屋前,晋王胡国谟冷笑道:“他妈的,老穆跟我说,那兔崽子又去春如意鬼混了。”
书生呵呵一笑,调侃道:“看你儿子,就知你当年也不是啥正经人。”
晋王听了,气打不出一处,愤愤不平道:“胡说!年轻那会,本王可是乡里邻居都要用大拇指称赞的正经汉子!”
年迈书生眯起眼睛,笑道:“反正你儿子和杨璇姬那妮子本就是娃娃亲,两人有事无事调**也不是啥坏事。”
晋王一时无言,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
“有道理,如果赵氏当初不因这门早年随口定下的亲事而迁怒杨家,本王也就把这事当戏言过去了。可是赵宋没有,而且是在明知杨胡两家已无任何瓜葛的情况下灭了杨家满门。老胡家欠杨家满门人命,赵宋欠我一笔血债。这个娃娃亲,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结,必须让杨家最后的血脉坐上我晋王妃的位置!”
书生对晋王陛下的激动并不惊奇,亦是无言,独自踱步来到窗边,看着满园风雪。
犹记当年,现在的晋王还是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典军校尉,现在的中原第一军师还是个不得志的穷困书生。已是兵部尚书的杨家老祖宗杨镐也是在如今日般大的风雪里请他们入屋喝酒。书生与平常书生不同,他志在千秋伟业,志在平叛除乱,于是会考落榜后毅然加入了典军校尉胡国谟自创的胡家军里,成了两百胡家军的军师。
平叛除乱要银饷,二人没有,便到帝京朱雀大道上求着过往官老爷们借。但是,那时的吴楚叛军在中原大地势如破竹,赵宋已在准备迁都,谁会相信两个寒酸人所说的“带我等平叛归来,定不忘大恩”?还好,他俩遇到了杨镐,杨镐比他们年龄都大,但说起平叛除乱安定天下,却是比他俩还激动,三人一拍即合,从胡家军成立到平定吴楚,所有银饷全都由杨镐斡旋支出。
那时的朝廷,杨镐似乎是惟一想着平天下的官。
后来,草原雄鹰还没攻破雁回关,三人喝酒,还是兵部尚书的杨镐问已经升任大将军的胡国谟:听说夫人有喜了?胡国谟答是,杨镐说:正巧我儿媳妇也怀上了,不如这样,倘若这俩娃为一对男女,那就定为夫妇,若为同性,那便结为兄弟姐妹,如何?胡国谟自是大喜,立刻认了这口指腹为婚的娃娃亲。
再后来,这门亲事随着胡国谟功高封王而流为泡沫,就连两位当事人都不清楚,毕竟外藩勾结内臣可是造反的死罪,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乾德四年,风云激变,不知是谁走露了风声,大宋赵氏知晓了这则密辛,原本只用削官的罪因为帝王的怒火变成了诛九族,鼎盛数十载不倒的杨家从此灭门。然而,由于赵宋不愿同胡家翻脸,杨家灭门真相终究没昭告天下,导致大部分杨家子弟都死得不明不白,生死成了笔糊涂账。
晋王陛下也来到窗前,站在书生身畔,感慨道:
“显臣,你说,三年之后,那个小兔崽子真的能挑起担子吗?”
注视着风雪夜的中原第一军师李显臣开口,如金石声,铿锵有力:
“三年后,存勖可当三晋藩王,可平天下不平事。”
三晋藩王胡国谟闻言,先是一愣,旋即仰天长笑,壮怀激烈,神色颇为自豪。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