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胡小王爷

加入书签


“小王爷出门啦!”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真不错,晋王府的大门刚打开,那个全三晋人见了都得心惊肉跳的华服小祖宗刚左牵黄右擎苍地出门,恶仆们还没来得及叫骂着开路,晋王世子胡存勖出门遛弯的消息便以十万里加急的速度传遍整座陕州城,似乎这消息头上天生长着三根鸡毛,比黄河冲破龙门峡还要事关百姓生计。

消息传及之处,属实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当街卖玩意的店铺无论原本打不打算开业,现今全都敞开了大门,更有小贩直接将简易铺子拉到了大街上,扯足了嗓子高声吆喝,那架势,仿佛不是在自卖自夸,而是在沙场呐喊厮杀。对他们来说,小王爷出门,那可是天赐的赚钱机会,还记得上次小王爷逛街逛累后,随便在卖羊肉汤的老沈家店铺吃了碗粉丝,一阵狼吞虎咽后,不仅大加赞赏老沈手艺好,还直接拿出一绣囊的黄金,“啪”地甩在桌上,这不,老沈如今已在陕州城置办了座大宅。陕州偌大一座城,靠着小王爷打赏而一夜暴富的人着实不少,除了老沈,还有甜咸豆脑都卖的小王、卖七巧板的华叔、打鲁班锁的班师傅......

陕州城里和店铺老板们一样兴高采烈的,还有城内号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座青楼,楼里曾与小王爷有过露水姻缘的女子无不暗暗期待小王爷能来自己香闺,好和自己温顾温顾过往云烟,而那些个正被小王爷青睐宠幸的姑娘们则捧着心口,痴痴等待情郎莅临香舍,不是在辗转反侧,就是在牵肠挂肚地担心公子不要奴家了。

陕州城里的青楼姑娘和店铺小贩们有多兴高采烈,巷里巷外的黄花闺女和青年俊彦们就有多苦不堪言。黄花闺女们最在意贞洁,起初打算同闺中密友上街玩耍的现在都赶紧跑回了家,生怕被那不讲理的小畜生掳了去,到时候就算能完好无损地出晋王府,怕是也得一辈子待字闺中。而陕州城里的青年俊彦则怕被那挨千刀的小王爷毁了风流,要知道有位姓周的读书人,就因为在小王爷面前吟了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给小王爷一声令下打成了瘸子,可以说,全三晋读书人没有不恨小王爷的。

“小王爷驾到,通通闪开!”

只听晋王府门口一阵叫喝,无数青衣壮汉围在三匹高头大马周围,只见中间那头大马通体枣红,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竟是匹价值千金的大宛神骏,枣红马背上跨着一黑发少年,十六七岁的光景,模样很俊,剑眉星目,英姿飒爽,大冬天里内服五花锦帛,外披乌云豹的雀金大氅,当真是宛若神人,俊逸非凡。

枣红马两侧各立着一头大马,放眼一看,均是不俗的品种,只是与黑发少年胯下那匹一比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马是如此,人亦是如此,枣红马身侧两马的主人,一个是瘦若竹竿的年轻书生,一个是肥若肉猪的青年公子,本就寒碜的神采气度被黑发公子哥一衬,更显出泥沼质地。

黑发公子哥正是让全陕州城风声鹤唳的晋王独子“小王爷”胡存勖,而他身边的则一个是三晋通判任镐京之子任尔德,一个是三晋经略使秦光敏之孙秦家康。

任尔德因为身材高瘦,而被三晋的官二代们称为“竹竿子”,秦家康恰恰与他完全相反,身形矮胖,常被胡存勖戏称“肉包子”,不过这称呼从来只有胡存勖能喊,其他同龄人要是敢这么笑话他,秦家康不管三七二十一,

上去就是一顿胖揍。

任尔德父亲任镐京原是江南书生,性情温润,教出的儿子自也性子极好,从不与人逞凶斗狠,都是和和气气的,对女色一类削骨刀更是敬而远之,若非胡存勖就好这口,他宁愿坐在家里读书,也不愿去烟柳之地。正因他这去青楼作陪的架势,胡存勖又应景地赠了他个“小龟公”的烂俗绰号。

相比“小龟公”的克己守礼,胡存勖可以说是尊混世魔王,脑子太好使以至于坏点子无数,偏偏还有能力去一一实践,怪不得就算是钟情于小王爷的那些青楼姑娘有时也会怕胡存勖瞎折腾。秦家康则就是不好女色的大和尚,还是个武僧,一天到晚就想着打打杀杀,今儿找这家拳馆切磋,明儿找那帮地头蛇较量,似乎只有短兵相接、血肉横飞的场景才能让他兴奋起来。胡存勖可清楚记得,这肉包子曾不止一次向自己打听自家老子年轻那会征伐沙场的经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