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动降低,使环境中的碳12更慢被摄取,更多碳12进入沉积层,而使碳13/碳12比例降低。所有的化学反应是建立在原子间的电磁力。较轻的同位素,其化学反应较快。所以生物化学过程会用到较轻的同位素。但关于古新世-始新世交替时期最大热量(PETM)事件的研究发现,该时期的碳13/碳12比例小幅降低约3到4‰。根据假设,即使将全部的有机碳(包含生物、土壤、海洋)进入土壤沉积层中,也不会达到古新世/始新世交替时的小幅度碳13/碳12比例下降。由此可知生物活动降低不是二叠纪末期的碳13/碳12比例降低的原因。
埋在沉积层中的死亡生物,体内的碳13/碳12比例小于正常值约20到25‰。就理论上而言,如果海平面迅速降低,浅海地区的沉积层曝露到空气后,开始氧化作用。但若要使全球的碳13/碳12比例下降约10‰,要有6.5到8.4兆吨有机碳经氧化后形成,而沉积层本身需要数十万年的氧化。这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间歇性海洋高氧与缺氧事件,也可能是三叠纪早期的碳13/碳12比例下降的原因。全球性的海洋缺氧现象,本身也是灭绝事件的原因之一。二叠纪末期到三叠纪早期的陆地,多为热带地区。热带的大型河流会将沉积层中有有机碳带入海洋,尤其是低纬度的邻近海盆。生物化学过程会用到较轻的同位素,所以有机碳的碳13/碳12比例低。大量有机碳的迅速(以相对而言)释放与沉降,可能会引发间歇性的高氧/缺氧事件。元古宙晚期到寒武纪交接时期,也曾发生碳13/碳12比例的下降,可能与此相关,或是其他与海洋相关的因素。
其他的理论则有:海洋大量释放二氧化碳、以及全球的碳循环系统经历长时间的重整。
但最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碳13/碳12比例下降的因素,是甲烷水合物气化产生的甲烷。而利用碳循环模型模拟的结果,甲烷最有可能导致如此大幅的下降。甲烷水合物是固态形式的水于晶格(水合物)中包含大量的甲烷。甲烷是由甲烷菌制造,碳13/碳12比例低于正常值约60‰。甲烷在特定的压力与温度下,会形成包合物,例如永冻层的近表层,并在大陆棚、更深的海床等地区大量形成。甲烷水合物通常出现在海平面300米以下的沉积层。最深可在水深2000米处发现,但大部分在水深1100米以上。
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产生的熔岩面积,是以往认定的两倍以上,新发现的熔岩地区,在二叠纪末时几乎是浅海。极有可能这些浅海地区蕴含甲烷水合物,而火山爆发产生的熔岩流入海床后,促使甲烷水合物的汽化。
由于甲烷本身是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大量的甲烷被视为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证据显示该时期的全球气温上升,赤道区上升约6°C,高纬度地区上升更多。例如:氧18/氧16比例的下降、舌羊齿植物群(舌羊齿与生存于相同地区的植物)消失,由生存于低纬度的植物群取代。
四)、海平面改变说
当原本沉浸的海床露出海平面时,会造成海退。海平面的下降会使浅海的生存区域减少,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浅海的可栖息地,富含食物炼下层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减少,使赖其以维生的生物竞争食物更激烈。海退与灭绝事件之间似乎有部份关联,但另有证据认为两者间没有关系,而海退会形成新的栖息地。海平面的变化,同时也导致海底沉积物的变化,并影响海水温度与盐度,进一步造成海生生物的多样性衰退。
五)、海洋缺氧说
有证据显示,二叠纪末期的海洋发生了缺氧事件。在格陵兰东部的一个二叠纪末期海相沉积层,指出当时有明显、快速的海洋缺氧现象。而数个二叠纪末沉积层的铀/钍比例,也指出在这次灭绝事件发生时,海洋有严重的缺氧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埋在沉积层中的死亡生物,体内的碳13/碳12比例小于正常值约20到25‰。就理论上而言,如果海平面迅速降低,浅海地区的沉积层曝露到空气后,开始氧化作用。但若要使全球的碳13/碳12比例下降约10‰,要有6.5到8.4兆吨有机碳经氧化后形成,而沉积层本身需要数十万年的氧化。这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间歇性海洋高氧与缺氧事件,也可能是三叠纪早期的碳13/碳12比例下降的原因。全球性的海洋缺氧现象,本身也是灭绝事件的原因之一。二叠纪末期到三叠纪早期的陆地,多为热带地区。热带的大型河流会将沉积层中有有机碳带入海洋,尤其是低纬度的邻近海盆。生物化学过程会用到较轻的同位素,所以有机碳的碳13/碳12比例低。大量有机碳的迅速(以相对而言)释放与沉降,可能会引发间歇性的高氧/缺氧事件。元古宙晚期到寒武纪交接时期,也曾发生碳13/碳12比例的下降,可能与此相关,或是其他与海洋相关的因素。
其他的理论则有:海洋大量释放二氧化碳、以及全球的碳循环系统经历长时间的重整。
但最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碳13/碳12比例下降的因素,是甲烷水合物气化产生的甲烷。而利用碳循环模型模拟的结果,甲烷最有可能导致如此大幅的下降。甲烷水合物是固态形式的水于晶格(水合物)中包含大量的甲烷。甲烷是由甲烷菌制造,碳13/碳12比例低于正常值约60‰。甲烷在特定的压力与温度下,会形成包合物,例如永冻层的近表层,并在大陆棚、更深的海床等地区大量形成。甲烷水合物通常出现在海平面300米以下的沉积层。最深可在水深2000米处发现,但大部分在水深1100米以上。
西伯利亚暗色岩火山爆发产生的熔岩面积,是以往认定的两倍以上,新发现的熔岩地区,在二叠纪末时几乎是浅海。极有可能这些浅海地区蕴含甲烷水合物,而火山爆发产生的熔岩流入海床后,促使甲烷水合物的汽化。
由于甲烷本身是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大量的甲烷被视为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证据显示该时期的全球气温上升,赤道区上升约6°C,高纬度地区上升更多。例如:氧18/氧16比例的下降、舌羊齿植物群(舌羊齿与生存于相同地区的植物)消失,由生存于低纬度的植物群取代。
四)、海平面改变说
当原本沉浸的海床露出海平面时,会造成海退。海平面的下降会使浅海的生存区域减少,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浅海的可栖息地,富含食物炼下层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减少,使赖其以维生的生物竞争食物更激烈。海退与灭绝事件之间似乎有部份关联,但另有证据认为两者间没有关系,而海退会形成新的栖息地。海平面的变化,同时也导致海底沉积物的变化,并影响海水温度与盐度,进一步造成海生生物的多样性衰退。
五)、海洋缺氧说
有证据显示,二叠纪末期的海洋发生了缺氧事件。在格陵兰东部的一个二叠纪末期海相沉积层,指出当时有明显、快速的海洋缺氧现象。而数个二叠纪末沉积层的铀/钍比例,也指出在这次灭绝事件发生时,海洋有严重的缺氧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