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华渭水漾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二)-第2/3页

加入书签
    “齐人从不会认为自己做的错,我不想让齐民血债血偿,可齐王与齐军,没有一点交待,甚至连个态度也没有,让我如何做?我只有破了齐国,将齐王拿到燕国,向众多燕民,道个歉。”姬职恨恨地说道。“齐国国力强盛,又有稷下学宫诸多才子为辅佐,燕国胜齐,哪里会有胜算。”

    苏秦静静地听着,让姬职将压抑许久的情绪释放出来,他也在思虑着,如何去回答燕昭王的问题,自古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君上,此时的燕国,根基当在人才兴旺,农耕为本,学习商鞅,以耕养战,积极变法,此为国策,秦国商鞅变法,二十余载,收复河西,水到渠成,乃累积之功,此为本。攻灭燕国,两途,一为战胜破敌,一为外交孤立,此为术。战胜破敌,仰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之将,但依苏秦来看,燕国尚无此大才,秦开与骑劫虽也是百战良将,却无统御之能,便是如楚之唐昧,也难以在齐国匡章手中占的便宜,这种大才,君上定要留意。外交之事,乃随国际环境而定,苏秦可当一力负责,两个拳头,重拳出击,剩下的,尽人事,听天命吧,算无遗策,那是逆天而为。”

    苏秦思路清晰,一举廓清燕昭王心头阴霾,燕昭王欣喜若望,拉着苏秦的手,上了马车,说道:“先生之谋,可堪国相,寡人这就回蓟城,为先生,开府,拜相。”苏秦摆摆手说道:“君上,此事在缓不在急,国策为要,静待国际变化,不过眼下,君上倒是有一个好契机。”

    姬职已经迫不及待,身子不自觉前倾,紧紧握着苏秦的手,急切地问道:“先生请说。”苏秦拍了拍燕昭王,说道:“君上莫急,臣自秦国折辱而归,得君上点醒,秦王并非不用苏某,而是迫不得已,他无甚大权,国内诸事全然由太后和丞相掌握。”

    “可是,这与咱们这个契机有什么关联呢?”燕昭王问道。

    “以赢稷之才,岂能甘心委身于二人之下,夺权,只是时间问题。秦王临走之时,托人给我带话,可赴齐。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偏要让我赴齐。现在我想明白了,找人分魏冉之权,打压楚系势力,便是秦王的谋划,这个事,他不能做,容易与太后心生芥蒂。楚王被囚禁,这个人入秦,便是契机。”

    燕昭王恍然大悟,指了指苏秦,二人相视一笑。燕昭王当即拜服道:“先生之眼光,敏锐洞察,若是在秦,只怕秦国已然东出,天下一统了,还要什么劳什子水龙吟,先生之能,若是以水龙吟来换,寡人也绝不犹豫,不换。”

    苏秦谦虚地说了声:“君上谬赞,谬赞了。”

    “听说,这次楚王被囚禁,与水龙吟有关,苏先生作何想?”姬职说道。

    “无稽之谈,水龙吟自从西周都城被破,多少年杳无音讯,为了个莫须有的东西,秦王不会如此。秦王囚禁楚王,实是一箭三雕。”苏秦笑道。

    “君上静听,外交场合囚禁他国君主,于秦国信义有损,这秦王怎可能不知。然则为何还要如此去做呢?一则,迫使楚王割地,不费一兵一卒,夺人之城,只是背了个恶名罢了,战国之世,秦国背负的恶名还少吗?二则,秦楚交恶,太后与丞相势力必定大为削弱,楚系力量减弱,必有他国力量崛起,比如,薛公入秦,秦王夺权,便小了很多阻力。三则,拥立亲秦派为新楚王,顺理成章,秦王自己登位便是赵王干政所得,楚国亲秦,秦王威望大涨。”

    “先生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寡人佩服啊,田文要是入秦,他毫无根基,如何能在魏冉手中讨得便宜,必是个灰溜溜离秦,这心高气傲之主,能罢休?那他们就暂时无力管我燕国,我们则闷声发大财。”姬职向着苏秦竖了大拇指,拉着苏秦便要上车。“走,先生之言,解我多年郁结,走,回蓟城,我们为此浮一大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