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苏秦此时正在太平庄的草庐里埋头苦读《太公六韬》,说到《太公六韬》,便不得不提到苏秦本人的机遇。一日,洛阳滂沱大雨倾泻直下,苏秦在茅草屋中欣赏着外面的雨景,一人顶着大雨从苏秦茅屋之前路过,苏秦急忙带着油纸伞出迎。
“朋友,今日雨大,若是不弃,可否来屋中避雨。”那人也不答话,便径直走了进来,坐在木塌前。“来,先来碗洛阳米酒暖暖身子,去去寒气。”
那人端着酒碗,说道:“感谢家主款待。”说罢便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苏秦仔细打量下,来人衣衫浸湿,面容清秀,英俊潇洒,像是王室贵族弟子。
苏秦看着来人正襟危坐,也不打扰,自己也坐在一侧看着自己的竹简,逐渐旁放置了一个女子纳鞋底的锥子。
来人看到这个锥子上略有血迹,忍不住好奇,便问道:“敢问家主,可是心有不快,为何这个锥子上留有血迹。”苏秦笑道:“先生误会,先生误会了。这个锥子,乃是苏某为砥砺奋进,不忘旧日之耻的见证,读书之时,扎大腿用的,古有勾践卧薪尝胆,今有我苏某悬梁刺股,只为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来人向着苏秦拱手说道:“家主惕厉奋发,万里可期。”
苏秦摆摆手说道:“客人见笑了,见笑了。”苏秦与来人闲谈了一会,听到外面的雨声稀稀落落,来人拱手说道:“相逢有缘,改日再会,告辞。”
苏秦拉住来人的手,说道:“稍等,苏秦有物相赠。”他从自己的旧书箱中翻出了一些自己整理的书简,“与先生交谈,甚为欢喜,天气阴晴不定,油纸伞你带上,这里有些干饭和大饼,你也带上,日后相见,我们再好好聊聊。”
来人也不辞让,收下东西便告辞而去。
苏秦看着来人背影消失在绵绵细雨中,方才回到家里,待收拾碗筷时方才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方竹简,古朴典雅,看着有些年头,苏秦苦笑了一下,自己以物相赠,未曾想对方也有这心思,心有灵犀一点通。
苏秦翻开了这方竹简,赫然看到书简右侧,工工整整用洛阳书体刻写着四个大字—《太公六韬》。自己当初入秦,以天下义兵的观点向秦王陈述,未被采纳,机缘巧合下,才有了邂逅这旷世奇书的机会。
苏秦本是个书痴,喜好读书和收藏天下奇书,如此宝书在眼前,苏秦哪能罢手,自此之后,便看到茅草屋之中经常有大笑之声,之前在自己心头的郁结也一扫而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真正静下心来去读,才发现,天下万事的道理,不都在这书里嘛,自己的遭遇,与太公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周文王当初为了推翻商纣王的腐朽统治,忍辱负重,在商王朝的朝歌被施以炮烙之刑,贤明如比干,微子那样的人才,都为纣王所不容,酒池肉林,夜夜笙歌,这坚定了周文王姬昌推翻纣王暴虐统治的信心。
在周部落史官编的占卜下,说是为水河畔有贤能之人,姬昌便驱车前往,果然在为渭水河畔看到了老叟姜太公直钩钓鱼,便让众人停留在一侧,自己与姜太公进行攀谈,一番试探之后,姬昌确定了这就是自己要找的贤能之人,当即与姜子牙同乘车马而归,这才有了周王朝七百年的基业。与纣王牧野血战,一手沅湘芷兰剑和飞龙北征掌大显神威,水龙吟就此现世,天下闻名。如此大才的著作,怎能不让人醉心其中。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苏秦读着书中的内容,不住赞叹道,在苏秦印象中,姜太公只是个谋略之士,可是从他与文王对话中,姜太公的格局与眼界,非同一般。
“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能使天下万民生活有利,便能让天下俯首归之。苏秦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六韬中的知识养分,也想明白了自己在秦国的遭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