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言灵偈-第2/3页

加入书签
    我记得书中所言,这所谓的“言灵偈”,顾名思义,“偈”原是梵语中“颂”的意思,即佛经中的唱词,言灵偈便是施术者将其所说之言转为咒术之后,将此咒印刻在被施术者的身上。它实际上是一种精巧的诅咒,为何说它精巧?因为这咒法的用处可好可坏,然好不至极,坏不至殁。

    “言灵偈”虽不能直接使得被施术者致死,但是就像猫老太说的那样:心生羁绊之人,皆命途多舛;血脉至亲,将历天劫,致死苦难轮回!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

    这样的“言灵偈”无疑是最令人齿寒的,因为它所咒的已然是人这一辈子最恐惧、最不愿看到的东西。被施术者不会死去——死亡在“言灵偈”面前,显得太过平庸与仁慈——他只能看着至亲至爱受诅咒所困,或是离开或是死亡,被施术者将用一生去印证、去见证这样残酷的诅咒,将死之际必孤独一人,郁郁寡欢,不得圆满。

    而且,言灵偈必须要在极端愤怒、或者是极端愉悦的情况之下,方可施展,言灵偈的成功与否和施术者的法力以及各种准备条件有关,而和被施术人的能力无关,只要施术之人能够发动言灵偈,被施术者就算是玉皇大帝,也仍然会应验。

    何况那猫老太的道行并不低,言灵偈应验的可能性极高,我就算是再怎么担心也是徒劳的,那本奇书上已经明明白白写着,“言灵偈”——无解。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陶伯伯……”看着陶长卿沉默不语,我又叫了他一声。

    陶长卿回过头来,微微一笑,道:“那猫老太婆受我龙脊棍一击,已经身受重伤,灵力消耗泰半,这‘言灵偈’虽说句句歹毒,但不见得全会应验。你们大可不必介怀。祸福天定,哪有凭着几句只言片语就可遑论生死……”

    “赵公明不就是被姜子牙诅咒了三七二十一天给咒死的么……”菁菁小声嘀咕。

    “死丫头,你胡说什么!”陶长卿斥道。

    “姓陶的,那老太婆都用言灵偈这样狠毒的诅咒了,你教我能不担心吗?!”陶菁菁急地喊了起来。

    “懒得理你!”陶长卿白了一眼自己的宝贝女儿。

    “喂!刚才和猫老太对峙的刘伯温是谁?猫老太似乎很怕他,说不定他会有办法……”菁菁哪肯就此放弃。不过看到她这么跟陶伯伯都是为了我,我心中一阵温暖一阵歉疚。船上那个刁蛮任性的千金小姐,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居然也会关心起人来了。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怎么刘伯温会在这个小岛上,还和猫老太做了邻居……”我问。

    “如果三宝说的时间没错的话,洪武十四年,一代帝师刘伯温应该已经离世,为何还会……”陶长卿掐指算到。

    “我们都从民国到了明国,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菁菁又小声嘀咕起来。

    “我们先上山寻人吧,不知道刚才那么大动静,那个人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至于那个‘刘伯温’不管是真是假,至少替我们赶走了猫老太婆。一会儿寻访到他,能不能解这‘言灵偈’还是其次,感谢救命之恩倒是必须的!”说完,陶长卿就径自往山顶走去。

    “爹,你老糊涂,说反了吧,解咒是第一……哎呦,你踢我干嘛!”

    众人一路无话,只听得耳畔狂怒的风声,以及脚下踩断枯枝的孤寂声。虽然“风声鹤唳”,不过接下来的路途并没有再出现奇怪可怕的事情。愈到山的深处,周遭愈是静谧,连坟头也开始变少。

    山顶有一片空地,杂草丛生,此时由于天光的原因,这片草海呈深紫色,随风而动。草海中央有一个看上去像是亭子的物体,不过上部没有攒尖顶,一般的亭子只有八根柱子,而这没有顶的亭子却有十二根石柱矗立在硕大的石台地基上。

    石台的中央立着一人,一动不动地仰望黑漆漆的夜空。

    “哎哎哎!你们快看,站在石台上的不就是那个‘哑巴’吗?”菁菁认出了那个无名男子。

    “他会说话吧?”我说。

    “废话!他刚不是开过金口了么!”说着菁菁拉着三宝先往那石台跑去。

    当菁菁和三宝上了石台,他们竟然和那无名男子一样,仰着头仰望墨色的天空。他们在看什么?我有些好奇地望了望天,除了无尽的黑色,根本看不到其他。我突然感觉到,在这山顶之上,竟然连风都变得轻柔,不再狂怒,照理说应该到了山顶,风越大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