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不想再与这个儒生纠结村民的问题,他试图询问一下这个儒生的来历,便开口问道:“你这个儒生要去哪?如果顺路,可以一起走。”
林十三本就想要游历九州,他去哪里都无所谓,年轻儒生说去哪里,他都可以说顺路。
“去幽州,天下九州,只有幽州年年战乱不断,儒家在那里最是势弱,既然我读了圣贤书,就要传播圣贤的至理。”年轻儒生说到最后,眼中迸发出一缕精光。
“幽州啊,正好和小道顺路,幽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又因为与北方最近,年年都是满城缟素,那里鬼患也最眼中,小道所学是为了斩妖除魔,幽州,正是我大显身手之地。”林十三假装义正言辞的说了一番漂亮话。
两人将童男童女送回村子,就一同踏上了同去幽州的路,走官道,是最安全的路,但因为年轻儒生赶路,他们决定抄近路,北上祖河,然后翻越祖山,这样能够节省半月的时间。
“还不知道你叫什么。”林十三扣了扣鼻子,他觉得这个年轻儒生还是挺有意思的。
“陆少尘。”年轻儒生郑重其事的说道。
“小道法号酆都。”林十三挑了挑眉头,他想要逗一逗这个年轻儒生。
陆少尘没有言语,他只是微微摇头,他又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林十三满嘴谎话,什么顺路不过都是那道士胡诌八扯。但他也知道这个道士修为不低,为人不坏,能够一起同走,他就不必担心在路上遇到一些鬼魅之类的脏东西。
就在林十三与陆少尘二人渡过白马渡,去往幽州之时。距离此处千里之遥的长安城里炸开了锅。因为一位百鬼夜行的大旗长上书朝廷,要求皇帝建造往生祠,如果只是普通往生祠,朝廷众臣可以并无异议,但那位大旗长竟然大逆不道的说要以活祭为基。
消息流出,顿时就让满朝文武同仇敌忾,即使在朝堂斗的你死我活的齐党与陈党,这一次都站在了一起。更有言官上书皇帝,要求处死那位口出狂言的大旗长。
大周朝的朝会只会在早晨召开,但因为往生祠之事,大周朝三百年来第一次下午的朝会被迫召开。
太和殿内,李承铉看着大堂内吵得不开交的满朝文武,心中有些好笑,他这个皇帝还没着急,他们又着急什么?
“肃静!”掌银大太监尖锐的嗓音传入大殿内的众人耳中。
众位官员不再言语,他们自觉的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不过他们都在想着一会儿要怎么咒骂那些百鬼夜行的畜牲。
“宣,长公主殿下,百鬼夜行总司李月奴,副司申无害,大旗长柳平和觐见。”太和殿外的当值太监扯着嗓子喊道。
身穿一袭白色宫装的李月奴率先入殿,长袖飘飘,香风阵阵,一些年轻官员不自觉的就转头看向这位大周的长公主,她的身后,便是副司申无害和柳平和。
“好了,长公主把柳平和带来了,你们有什么话,可以问他。”李承铉看着大殿内的群臣,眼神中尽是嘲讽与不屑。他早就收到了李月奴的揍报,初听闻往生祠需要生祭,他也很是反感,只是越往后看,他越是心惊肉跳,如果酆都轮回被破坏,九州死去之人的魂魄不能入轮回,那九州早晚会成为鬼域,他身为大周皇帝,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但是这满朝大臣,他们嘴中只有儒家圣人的教诲,只顾及千百年后的史书上的青史留名,至于眼前的危机,他们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内心还盼着这往生祠建成,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他们的安全,还能成全他们的名声,而最后背下黑锅的,就是他这个大周的皇帝。
“陛下,柳平和祸国殃民,妖言惑众,应当处以极刑!”礼部尚书周勋琦第一个站出来开口。
随后,又有几位言官出言附和,这种事,越早站出来,日后博得的名望越高。
“柳平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李承铉不急不缓的开口询问。
“陛下,微臣建议修建往生祠,是因为酆都轮回破灭,九州亡故之人的魂魄不得轮回转生,造成九州各地多有孤魂野鬼,如果不修建往生祠,只怕时间一长,九州就会成为第二个酆都,彻底沦为那些鬼物的乐园,前些日子的梁州鬼患致使梁州全境民不聊生,梁州夜行卫更是差点全军覆没,紫云观传人,新任酆都镇守林道长那样的绝世高手都险些身陨,而且梁州的揍报中又提及了一种新鬼,转生鬼,据说转生鬼比之异鬼更加可怕,而这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酆都轮回的破灭,只有修建往生祠,才能还九州一个太平。”柳平和今年六十有八,已经一只脚迈进了棺材,只是他是成名多年的炼血境武夫,看上去与四十岁的壮年男人一般无二,当初李月奴召集几位心腹提出了往生祠的事,他第一个站出来,说此事应由他来向朝廷揍报,他说百鬼夜行总司长公主殿下还年轻,之后的路还很长,而其他人不是因为年轻而在朝廷人微言轻,就是因为出身山上仙门,不得朝廷认可,只有他这个老头子,背的起骂名,还在九州享有一定声望。李月奴曾经劝过柳平和,说他这样会晚节不保。但柳平和只是淡然一笑,说,一个人的名声和整个九州的人命相比,不值一提。最后李月奴拗不过这个老人,而且李月奴也确实不想做这个注定会背负千年骂名的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林十三本就想要游历九州,他去哪里都无所谓,年轻儒生说去哪里,他都可以说顺路。
“去幽州,天下九州,只有幽州年年战乱不断,儒家在那里最是势弱,既然我读了圣贤书,就要传播圣贤的至理。”年轻儒生说到最后,眼中迸发出一缕精光。
“幽州啊,正好和小道顺路,幽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又因为与北方最近,年年都是满城缟素,那里鬼患也最眼中,小道所学是为了斩妖除魔,幽州,正是我大显身手之地。”林十三假装义正言辞的说了一番漂亮话。
两人将童男童女送回村子,就一同踏上了同去幽州的路,走官道,是最安全的路,但因为年轻儒生赶路,他们决定抄近路,北上祖河,然后翻越祖山,这样能够节省半月的时间。
“还不知道你叫什么。”林十三扣了扣鼻子,他觉得这个年轻儒生还是挺有意思的。
“陆少尘。”年轻儒生郑重其事的说道。
“小道法号酆都。”林十三挑了挑眉头,他想要逗一逗这个年轻儒生。
陆少尘没有言语,他只是微微摇头,他又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林十三满嘴谎话,什么顺路不过都是那道士胡诌八扯。但他也知道这个道士修为不低,为人不坏,能够一起同走,他就不必担心在路上遇到一些鬼魅之类的脏东西。
就在林十三与陆少尘二人渡过白马渡,去往幽州之时。距离此处千里之遥的长安城里炸开了锅。因为一位百鬼夜行的大旗长上书朝廷,要求皇帝建造往生祠,如果只是普通往生祠,朝廷众臣可以并无异议,但那位大旗长竟然大逆不道的说要以活祭为基。
消息流出,顿时就让满朝文武同仇敌忾,即使在朝堂斗的你死我活的齐党与陈党,这一次都站在了一起。更有言官上书皇帝,要求处死那位口出狂言的大旗长。
大周朝的朝会只会在早晨召开,但因为往生祠之事,大周朝三百年来第一次下午的朝会被迫召开。
太和殿内,李承铉看着大堂内吵得不开交的满朝文武,心中有些好笑,他这个皇帝还没着急,他们又着急什么?
“肃静!”掌银大太监尖锐的嗓音传入大殿内的众人耳中。
众位官员不再言语,他们自觉的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不过他们都在想着一会儿要怎么咒骂那些百鬼夜行的畜牲。
“宣,长公主殿下,百鬼夜行总司李月奴,副司申无害,大旗长柳平和觐见。”太和殿外的当值太监扯着嗓子喊道。
身穿一袭白色宫装的李月奴率先入殿,长袖飘飘,香风阵阵,一些年轻官员不自觉的就转头看向这位大周的长公主,她的身后,便是副司申无害和柳平和。
“好了,长公主把柳平和带来了,你们有什么话,可以问他。”李承铉看着大殿内的群臣,眼神中尽是嘲讽与不屑。他早就收到了李月奴的揍报,初听闻往生祠需要生祭,他也很是反感,只是越往后看,他越是心惊肉跳,如果酆都轮回被破坏,九州死去之人的魂魄不能入轮回,那九州早晚会成为鬼域,他身为大周皇帝,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但是这满朝大臣,他们嘴中只有儒家圣人的教诲,只顾及千百年后的史书上的青史留名,至于眼前的危机,他们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内心还盼着这往生祠建成,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他们的安全,还能成全他们的名声,而最后背下黑锅的,就是他这个大周的皇帝。
“陛下,柳平和祸国殃民,妖言惑众,应当处以极刑!”礼部尚书周勋琦第一个站出来开口。
随后,又有几位言官出言附和,这种事,越早站出来,日后博得的名望越高。
“柳平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李承铉不急不缓的开口询问。
“陛下,微臣建议修建往生祠,是因为酆都轮回破灭,九州亡故之人的魂魄不得轮回转生,造成九州各地多有孤魂野鬼,如果不修建往生祠,只怕时间一长,九州就会成为第二个酆都,彻底沦为那些鬼物的乐园,前些日子的梁州鬼患致使梁州全境民不聊生,梁州夜行卫更是差点全军覆没,紫云观传人,新任酆都镇守林道长那样的绝世高手都险些身陨,而且梁州的揍报中又提及了一种新鬼,转生鬼,据说转生鬼比之异鬼更加可怕,而这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酆都轮回的破灭,只有修建往生祠,才能还九州一个太平。”柳平和今年六十有八,已经一只脚迈进了棺材,只是他是成名多年的炼血境武夫,看上去与四十岁的壮年男人一般无二,当初李月奴召集几位心腹提出了往生祠的事,他第一个站出来,说此事应由他来向朝廷揍报,他说百鬼夜行总司长公主殿下还年轻,之后的路还很长,而其他人不是因为年轻而在朝廷人微言轻,就是因为出身山上仙门,不得朝廷认可,只有他这个老头子,背的起骂名,还在九州享有一定声望。李月奴曾经劝过柳平和,说他这样会晚节不保。但柳平和只是淡然一笑,说,一个人的名声和整个九州的人命相比,不值一提。最后李月奴拗不过这个老人,而且李月奴也确实不想做这个注定会背负千年骂名的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