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军虽然也敏锐的发觉了情况的变化,觉得自己以后应该可以做一些事情了,但这时他没心情想那些有的没的,他在琢磨救灾的事情。
思来想去,一筹莫展。
他想:明川在大雪前赶回了石圪节,以他的能力,应当能组织好石圪节自救。
或许,周边公社他也能帮上一些忙。
白明川确实在想办法。
他在冻雨初起的第一天,就不顾县里拦阻,放弃争论赶回石圪节。
在进石圪节那条沟道前,横断山的那段山路上,车不敢上,他就让车转头回县里,自己愣是爬了上去,然后拄着木棍,一步一步挪到了山下。
先在下山村那里讨了口吃的,又在年轻队长的陪伴下,随后走了大半夜,方才回到石圪节。
让他欣慰的是,文书刘根民在下冻雨的当天就已经提前在广播里发出了抗寒救灾的通知,想来各村会有些准备了。
当他得知是孙少平提的醒后,就记在了心里。
随后,他就开始千方百计想辙,和各村取得双向联系。
民兵一组一组的派出,手拄拐杖,腰缠绳子,前后拉开距离奔赴各村,同时想办法建立指路标志。
然后汇总情况,发动各村人员挖雪开路,安置调度,访贫问苦。
少平除了中间悄悄去了一趟石圪节看禾禾,哪里也没去。
他虽然有些担心在县里的田润叶,但他没辙,出了石圪节,他也走不动。
好在有他二爸,想来不会有事。
抓住孙少安巡视完田家圪崂各家,回到饲养场的空档,少平把他叫过来,递给他三本书。
严格意义上来讲,真正的书只有一本,叫创业史。
这本原打算写四部的书,结果因故只写了一部半,但少平觉得,这书里的事可能会对大哥有帮助,想让他没事的时间琢磨琢磨。
另两本是手抄本,是少平花了不少功夫,从神农书上摘录下来的。
一本是《枣》,一本是《青贮》。
孙少安今后的发展究竟如何,他跟田润叶能否会最终走到一起,就看这两本“书”了。
“为什?你可以自己用,给福堂叔,给福军叔都行,那样作用才大哩。”
“你是不是傻?给他们?为什么?他们又不是家里人。”
“会不会说话?”看着大哥举起的拳头,少平瞬间怂了。
“俄错了,俄道歉,但道理是对的。俄的未来不在村里,不在石圪节,所以,给你用最好。大哥,你还记得嘛?俄说过要帮你的。一世人两兄弟,你也不要推让……显得假。”
最后的补充,还是惹毛了孙少安,脑袋上收获爱的巴掌一个。
少平正色道:“大哥,这两本东西,你谁也别告诉,最好看完后就烧掉。你自己记住,然后再随着劳动交给别人就好了。以后,你是吃糠咽菜,还是鸡鸭鱼肉,包括娶什样儿的媳妇,要全靠这两本书了。”
“真的这样好?”
“真的。而且,你要慢慢的,在需要的时间一点一点的放出去才行。”
“为什?”
“你是不是……”少平赶忙止住话头,“得到太容易,别人不会珍惜,再说了,技术都是一点一点慢慢成熟的,你研究东西也需要时间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