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船厂风波,干船坞

加入书签


br />

    这处船坞是郭学东和陈浪在一个多月前一起选的址。

    此地位于慈溪县镇海村,陈浪便把这处船厂命名为“镇海造船厂”。

    此地江水普遍较深,非常适合建造的大型船只。

    江岸地势较平坦,平均高出江面最高水位约五米。

    这个高度刚好适合建造干船坞。

    所谓干船坞,一面临水,三面是地,船坞内设有龙骨支墩、排灌水设施以及可以启闭的坞门。

    通俗来说,无非就是在沿岸近水的地方挖一个或数个长方形的大池子。

    大池子放了水后,把船开进来,再把水抽干,即可维修船只。

    建造船只时,也大致类似。

    把池子里的水抽干,在池子底部加上龙骨墩,两边搭上各种脚手架,就可以建造大船了。

    最好还得有龙门架,但陈浪目前远搞不了龙门架。

    所以,建造船只的大小就受到了限制。

    陈浪和贺昌友,郭学东以及几个有造船经验的幕僚研究过后,便把第一艘风帆木船定为一百吨往下的。

    至于船型,陈浪在原时空咨询了很多懂行的人,最终确定了一种既可当战船又可当商船的船型,双桅纵帆船,长约25米,宽6米,深4米。

    这样的话,镇海造船厂的第一个船池的尺寸就定在了长40米,宽12米,深6米的大小上。

    为了挖这个大池子,陈浪抽调了两千精壮的流民供贺昌友调遣。

    陈浪又从原时空购买了大量的铁锹,板锹,榔头等农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锹把这种东西则是在本时空购买或流民们临时制作的。

    不过是一根木头而已,如果还从原时空拖过来的话,太没技术含量了。

    两千个劳工有了好用的工具,不到十天,愣是靠人工就把这个池子给挖了出来。

    一边挖,一边用水泥和砖石铺设池子的底部和四周。

    为防止坍塌,池子四周的墙壁都是两砖厚,且水泥的用量足够。

    为了让这个干船坞更好的运转,以及往后造船时使用电气化的木工设备,陈浪不得不把光伏发电设备也考虑在内。

    所以,挖船池的同时,陈浪又购置了一套更大的光伏发电设备。

    耗资人民币五十余万。

    经过前次的打磨,安装和维护光伏设备的小队已经非常熟练。

    一大船物资运过来之后,七八天时间,这座还未完成的干船坞就通了电。

    同时,外围的一圈围墙建了起来。

    这次一步到位,全都是四砖厚,长一百米,宽一百八十米,高4米。

    中间还预留了一座炮台。

    在池子和光伏设备还没有完工的时候,四周的围墙已经提前就绪了。

    这座船坞对于当地人来说,成了难以窥探之地。

    这是陈浪为了保密,特意安排加快建造速度的。

    闸门是用防水的硬木制作的。

    耗费了大量的优质木材。

    升降闸门则用电动卷扬机做动力。

    为了防止电不稳定的情况,陈浪还和有经验的劳工一起,设计出了巨大的绞盘,用人力转动绞盘,拉动绳索,就可以慢慢把闸门提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