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乱世出道 (31)-第2/3页

加入书签
    事实上,刘堂庵的死与迟默的猜想完全是两回事。刘堂庵为清除后患,找洪江的梵垞暗地除掉紫轩,梵垞当然不敢冒然在洪江的地界上杀人,必得主管地方治安的巡检点头。巡检听得梵垞说是高村的保长刘堂庵所托,这正中了下怀。巡检早就听麻阳知县杨大人说过刘堂庵这个人,并且老表杨大人对刘堂庵家的家业早就上了心了,总是寻不到一个好机会。刘堂庵向杨大人反应滕春生是反清同盟义军头目这事时,杨大人就盘算好了,故意把滕紫轩和滕迟默作为钳制刘堂庵的一个尾巴。他坚信,滕紫轩和滕迟默的存在,刘堂庵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对他的威胁太大了。杨大人不傻,在他动用沅州府兵力时,他留了一手,放任了高村柴码头那个地方,使滕紫轩和滕迟默得以逃命。滕紫轩和滕迟默的出逃,刘堂庵感到惶恐不安,必将找人除掉紫轩叔侄俩方能安生。

    当然,杨大人也不是神仙,当初没有预料到刘堂庵会去洪江找他的远房老表梵垞来办这件事。杨大人起初的设想是刘堂庵会一再求县府为他保驾,到那时县府会喊而不动,把滕紫轩和滕迟默作为长期盘剥刘堂庵的筹码,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止。哪知刘堂庵去洪江找梵垞去了,杨大人得到这个消息时很气愤,对刘堂庵这出乎意料的选择很是恼火,精心设计的局就要落空。正在思考怎样把这个败局挽回的时候,洪江的巡检向他传来了口信,说刘堂庵把整个家产押在了他的烟土生意上,要杨大人一起设一个局,没收了刘堂庵的烟土,使他无没偿还巡检的烟款,刘堂庵的家产自然成了偿还烟款而遭变卖。

    刘堂庵满载一船烟土回到高村时,张氏因刘堂庵把家产押在烟土生意上这事大闹了一场,在高村全镇里闹得沸沸扬扬,满镇的人都晓得了刘堂庵开始做烟土生意了。事情还没过三天,知府杨大人便带人查扣了刘堂庵的全部烟土,并在县衙里开堂审问刘堂庵私贩烟土案。刘堂庵一口咬定是洪江的巡检交给他的烟土,洪江巡检到堂指正,说刘堂庵是信口雌黄,他堂堂一个洪江巡检怎能做出有违良德的事。刘堂庵一再申辩无济于事,案子落在刘堂庵一个人身上,他被判了一年牢狱。

    这事没有完全了结。烟土虽然被知府没收了,但欠下的烟款还是要还的。巡检考虑自己不能公开向刘堂庵家催要烟款,于是与杨大人密谋,找了一个洪江的商人出面,以这个人的名义向麻阳知府告状,刘堂庵的田地、房屋全部变卖后仍偿还不了烟款。杨大人又给巡检出了个主意,刘堂庵家的那个丫头长得不错,又会唱花灯戏,卖到洪江的青楼倒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夙紫就这样被带离了高村。

    夙紫被抓那天,她同张氏说,就是死也不能被这些人卖到青楼里去。张氏对女儿说,就是死她们娘俩也要死到一块,决不让她离开娘半步。早饭刚过后不久,刘家的院子外来了七八个外地人,个个生得膀圆腰粗雄将鼓眼,二话没说就撞进了刘家的窨子屋里。张氏和夙紫躲藏在房里,把房门关得铁紧,母女俩抱成一团痛哭一阵之后,把绳索套在楼枋上准备一起上吊自尽。外面的人叫了好一阵之后,仍未见房内的人开门,七八个汉子踹开了房门,抓起夙紫带人就走。张氏哭天喊地追赶,她那尖尖小脚哪有回天之力,在绝望之中,当场跳到了高村的长河里。

    夙紫被带离高村后,她被卖到了哪里没人知道,全镇的人在诅骂知县杨大人同时,也稍带上了刘堂庵造下罪孽,遭到了家破人亡的报应。

    紫轩从常德回到辰州时曾经说个这个事。迟默缠着二叔帮他打听夙紫的下落,但二叔至今也没给他一个准确的地址。他这次向义父提出要回一趟高村,正如他义父寒武所猜,一是去祭奠父亲;二是想打听夙紫的下落。他不想刘堂庵所犯下的罪过让夙紫去偿还。至于杀不杀那个罪孽深重的杨县长和旺财,倒不是一件非常要紧的事,以后有的是机会除掉这两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