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归来-第2/3页

加入书签
    陆宁提缰赶上了秦珩,被此刻的七殿下闪瞎双目,原本就一身银红蟒袍的人,右手牵着缰绳,左手抱了一大捧桃花。

    五六月的天气,难为他能摘来这么多桃花。

    陆宁诡异地想到了一句诗——人面桃花相映红。

    秦珩察觉到陆宁变幻个不停的脸色,翻了个白眼:“你家爷这么好看?你都移不开眼睛了?那爷等会儿进了城,可不是要被姑娘们的帕子香囊给砸晕了?”

    陆宁气绝,收回了目光,半晌,十分真诚地提醒:“爷,那国公府的大门您算是进不去了。”

    秦珩嘴角一抽,看向陆宁:“行啊小子,都会抓人软肋了?”

    陆宁无语半晌,叹口气,尽一个忠仆的职责:“主子,您有空不如想想,文武百官奉旨迎候,在玄武门前立了大半日,您怎么跟那些个言官解释吧。”

    “爷去哪了需要跟他们解释?”

    陆宁却正了神色,低声道:“容相爷也在城门口,咱们这边的情况只怕瞒不过他。”

    秦珩面上依然带着一副满不在乎的笑,眼底却冷凝一瞬,不再多言。

    陆宁也不敢多话,想着这位容相爷是在主子被派往北境之后,才开始在朝中崭露头角的,这几年主子和容相都不曾碰面,可他们手下的人却已经交了几次手,可谓是各有千秋,谁也没能得着好。

    想当年,年仅十六的容忱连中三元,一举震惊了朝堂上下,如此少年英才又不曾出身世家,着实令众人惶惑了一阵子,这才有人探查出,原来这位状元郎竟是东海梵远真人的关门弟子,如此说来倒也是顺理成章了。

    毕竟,梵远真人乃世外高人,无人知晓其样貌年纪,即便是朝中这些耳目众多的世家勋贵们,也只隐隐听闻当年太宗皇帝和先帝皆数次求其出山襄助而不得,又因得了他几句指点,便能令南秦在如今群狼环伺的天下风云中安稳如山。

    梵远真人的关门弟子,必然是得其倾囊相授,陛下果然有识人之明!

    故而在这位少年郎被昭仁帝提拔进户部时,也无人多说什么,聪慧又没有什么势力的年轻人,陛下喜欢也无可厚非。只不过随后发生的事着实令人骇然,那位温润有礼的年轻人,在户部不过三月,便掀出了泼天大案,左军大都督伪造兵册十余年,从户部多领的军饷暗中变卖给西境诸多小国,更有传说大都督府中有一间用黄金砌成的暗室。

    年轻人唇边含笑,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浅浅行礼,便有条不紊地将证据一一呈上,老尚书颤颤巍巍下跪认罪,摘下官帽露出花白的头发,令人侧目。

    这可当真狠狠打了昭仁帝的脸,要知道这位左军大都督还是他的亲信,自他登基便许其高位,皇帝陛下的鼻子都气歪了,此案牵涉甚广,左军大都督府、兵部、户部几乎被尽数斩杀、血流成河。

    朝中众人忙着撇清关系以求自保,可一个月后,当这位年轻人身着二品绯色朝服立于玉阶之上时,当其余老臣发现户部兵部的新人都对这位朝廷新贵俯首帖耳,再无他们置喙的余地时,才恍然大悟,却为时已晚。

    原来容忱不是个如梵远真人那般清高自持的世外君子啊?

    陆宁每每想起此事都咋舌,虽然彼时他同自家主子远在北境未曾被波及,可只要想起那颤巍巍的老尚书,被自己属意的下属含笑判了凌迟之刑,就有点不寒而栗。只不过,此般凌厉行事,却合了昭仁帝的意,聪明能办事,又不与人为善结党营私的孤臣,最是好用。

    陆宁暗自摇头,此番回京自家殿下与那容相爷难免正面交锋,亦不知又是怎样一番情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