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第2/2页

加入书签
    龙袍上的图案非常复杂,还有规定,每隔几毫米,就得改变丝线的方向或颜色,龙袍制作是一人独自制作一件,所以工匠得同时织锦、缂丝、刺绣三种技能点点满,就算这样,光制作时间还得两年多。

    好在徒弟也不是傻子,他已经掌握了90%的工艺,开始还藏着掖着,假装不懂,

    但后来到了打饭时间,徒弟们不想舍饭,索性对师父道:“您不用解释了,我们早看会了。”

    师傅气愤地道:“你们,你们居然偷学我的!”

    刘光福赶紧打圆场,说除了非遗证书,单位肯定还有其他补偿。

    仅仅用了三个小时,第一项非遗的传承便结束了。

    作为记录员,刘光福理所当然?掌握了全部技术机密。

    他或许不会一个纺织工,但经他指点的纺织工,必然是个大师!

    接下来的半个月,大师们迫不及待进行了传承。

    刘光福一边整理了工艺,挖掘出不少当时就被大众认定早已失传的绝活手艺,更别说2020年了。

    龙国在8090年代根本没有意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这句话的含义,等2000年以后再去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时已晚。

    因为自古以来高层次的工艺文化,消费量都非常小,需要把非遗传人“养”起来,而80年代的人没有多少文化,看不出文化遗产的价值,竟然认为非遗传人是闲人、懒汉、傻子。

    刘光福和苏萌将之一一认真抄录整理,图文并茂,汇集成八个厚厚的硬皮笔记本。

    这时候抄也是一门功夫,字迹能做到美观工整的都找不出几个,而苏萌写了一手漂亮隽永的蝇头小字,任谁都一眼能够辨认。

    看着苏萌认真工作的样子,刘光福忍不住摸了一把她的长发。

    苏萌摇摇头,企图甩脱刘光福的魔掌,可惜没能成功。

    苏萌双颊腾地红了,转身想跑,哪里跑得掉,被刘光福拦住,怎么也跑不掉,索性就不跑了。

    苏萌再高傲,也看得出刘光福是他这辈子仅见的优秀男人!

    不要说程建军了,把韩春明也甩了好几条街!

    在刘光福的优秀面前,苏萌觉得自己是只小鸟,依偎在一棵大树上,现在的苏萌,不是为自己漂亮的羽毛而高傲,而是为站在最高的大树而高傲!

    闻着苏萌身上的香水,刘光福一阵热血上涌,情不自禁扑了上来。

    这苏萌是正经姑娘,肯定没有于海棠热情奔放,挣扎着把灯关上,

    刘光福阅人无数,经验丰富,苏萌怎能是对手,但苏萌小牙紧咬,刘光福肩膀留下一排细细的牙印!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