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街道工厂会议-第2/2页

加入书签
    刘光福觉得有点贵,这些看上去也不太值钱,真要收,块八毛没准都能捡漏。

    他挨个翻看,拉开那个盒子时,忽然发现盒子里有人题字,还刻了奇怪的印章,管自己叫十全老人。

    看过鉴宝节目的他,立刻想到,这可能是乾隆皇帝的御章!

    嗯,看样子是前清的,那就应该没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搞这种恶作剧。

    老村长道:“这地主还管自己叫什么十全老人,真是不要脸。”

    刘光福大笑,决定赌一把,万一是真品呢?

    “统共给您四十块钱,不行我也不收了,您就在这等下一位吧。”

    老村长连忙宣布成交,然后又卖给他五斤鸡蛋。

    这次老村长着急筹备春耕款项,所以刘光福是用钱买的,一块五一斤。

    刘光福心说这老村长真是自己福星,恭送老人家上了长途车,赶紧来到街道办。

    副主任这次叫刘光福进了办公室,只见许多带箍不带箍的大爷大妈,都正在里头开会。

    会议室里已经吵成了一团,闹了半天,今天议题是街道工厂效益不好,能不能安插那么多回城知青。

    东直门街道有大小几十家工厂,人员以文盲半文盲家庭妇女为主,干的都是零七八碎的活。

    布鞋合作社,就是绱鞋铺合营后改的,老太太在家纳鞋底子,做鞋帮,然后交给合作社绱一块。

    纺织合作社,更是零七八碎。

    有拿不料给人做衣服的裁缝,那是师傅。

    也有家庭散活,给游泳裤撩贴边,缠子母扣,钉纽扣,钉气眼。

    顺便说一下,80年代初,游泳池多数都是的露天泳池,更没有单独的更衣室。

    为了避免尴尬,游泳裤都设计成穿着外裤更换,

    其中一条腿上设有气眼,解开气眼里的绳子,后游泳裤就变成两片的,因此可以当众更换。

    还有街道的修理部,任务是给居民补车带,焊洋铁壶,修木盆,补搪瓷盆…

    甚至还有做板凳马扎,外带给大企业打磨、刷油漆,贴印花的木器厂

    这种街道工厂就是所谓集体企业,

    这时代没有个体一说,够不上规模的,各部门看不上眼的,统统扔给了街道。

    除了有技术的几个修理部,其他厂子现在工资就二十块钱出头,小当和槐花就是其中纺织合作社工人,还在跟裁缝当学徒。

    因为够凶,小当也在里头,代表本厂列席会议。

    小当虽然在刘光福面前,总是装出可爱,并且装的很失败,

    但这大丫头在外面贼厉害,居然咄咄逼人,难怪就想当什么大堂经理。

    “咱合作社人多活少,我一个月就20块钱工资,你再招来一堆人抢我食,我们一块喝西北风去啊!”

    副主任解释道:“贾小当,每家都有知识青年,比如你哥贾梗也是,咱想办法安排了环卫工作,你不能自己上了车,就把别人踹下去啊!”

    小当道:“那就安排去扫地,别来分我们合作社的工资啊!”

    别的人也跟着小当一起起哄,跟老太太们,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

    外头有几个混社会的知识青年,不满意了,喊道:“有人欺负咱们啊!咱替弟弟妹妹去了外地,这些小子不知道感恩戴德,还容不下咱们回来啊!咱养了一群白眼狼啊!”……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