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不是为了告状,只是为了表明小胳膊拗不过大腿,都是齐王殿下让我们这么干的。
费了牛劲写完改革的周浚恪,彻底躺平在了海边,左卫率的驻地都不回了,来回折腾太费劲。
在靠着海边的渔村,周浚恪和随行人员借住在几间茅草屋里。
周浚恪对住没什么要求,干爽、整洁就好。只有英放嫌弃简陋,自家王爷受委屈了。
这些茅草屋在风灾的时候,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是水泥到了以后,庄户们带着冯登科村子里的人帮忙修葺的。
这个村子,是周浚恪和冯登科千挑万选才决定的。
因为博昌县挨着黄河,县里靠海的地方就是黄海出口,那黄泥汤子里的海鲜根本没法吃。
这地方位于出海口70里地,周边有沙滩和礁石滩,水质清澈、鱼获可口。
冯登科村子里几户人家的男人,都成了建筑队和冰窖的主力,女人们都被撵回去照料田地和孩子了。
毕竟在他们的骨子里,田地才是第一位。
没办法,今年遇见了灾年。现在田地青黄不接,甚至都可能绝产。能有怎么一份供吃供住,还月例一贯的工作,先干着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如果一直保持这个待遇,一直干也好,反正田地有自家女人打理。
当初周浚恪准备雇佣全村的男女,后来摊丁入亩公文出来后,女人们都主动请辞或被撵回家了。
周浚恪也意识到了问题,冰窖对女人的身体太伤了。
以前百姓们都不敢生,现在政策变了,一定要多生几个。人丁兴旺,家族才能昌盛,男人们也更有干劲了。
为了弥补自己决策的失误,周浚恪把煎饼果子的手艺交给了村里的妇女,以后在农闲的时候能填补家用。
可能未来商业发展起来后,她们也能主职卖煎饼果子,兴许并不比自己男人们挣得少。
而小渔村的村民们,在冰窖盖完后,也被村正陆续找回来。
村子里遭灾,村民们缺衣少食的都逃荒到了外面,回来后还都是一脸菜色。显然在外面过得并不好,过得好也不会选择回来。
因为周浚恪说的前景太好了,好到有些令人感觉难以置信。回来的村民,也不是信以为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态度。
但等他们回来后,看见巨大的冰窖,都变得有了信心。等冰都铺设进去后,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地下冰柜。
三伏天人们都穿的单薄,在冰窖里根本站不住一盏茶的时间,就会被冻的瑟瑟发抖。
冰窖架设完毕,周浚恪留下了几名制冰的人,剩下的让他们赶回码头在建造一个冰窖,那里才是青州收购海鲜的集散地。
这个渔村的冰窖,其实是周浚恪的实验地。他要在此看看,装了鱼获的冰板,需要多久能冻瓷实。
日后这个冰窖也不会被弃用,周边还有很多小渔村,可以方便附近的村民交易。
现在这个年代,百姓和朝廷的目光都集中在田地里,根本没人在意海洋的财富。海洋渔业还没有被泛滥捕捞,海里的鱼获十分丰盛。
这些渔民只有一个个的小舢板,最远能出去几百米的地方捕鱼,却每一次都能满载而归。
虽然鱼获的品类随机了一些,什么玩意都有,胜在以量取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费了牛劲写完改革的周浚恪,彻底躺平在了海边,左卫率的驻地都不回了,来回折腾太费劲。
在靠着海边的渔村,周浚恪和随行人员借住在几间茅草屋里。
周浚恪对住没什么要求,干爽、整洁就好。只有英放嫌弃简陋,自家王爷受委屈了。
这些茅草屋在风灾的时候,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是水泥到了以后,庄户们带着冯登科村子里的人帮忙修葺的。
这个村子,是周浚恪和冯登科千挑万选才决定的。
因为博昌县挨着黄河,县里靠海的地方就是黄海出口,那黄泥汤子里的海鲜根本没法吃。
这地方位于出海口70里地,周边有沙滩和礁石滩,水质清澈、鱼获可口。
冯登科村子里几户人家的男人,都成了建筑队和冰窖的主力,女人们都被撵回去照料田地和孩子了。
毕竟在他们的骨子里,田地才是第一位。
没办法,今年遇见了灾年。现在田地青黄不接,甚至都可能绝产。能有怎么一份供吃供住,还月例一贯的工作,先干着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如果一直保持这个待遇,一直干也好,反正田地有自家女人打理。
当初周浚恪准备雇佣全村的男女,后来摊丁入亩公文出来后,女人们都主动请辞或被撵回家了。
周浚恪也意识到了问题,冰窖对女人的身体太伤了。
以前百姓们都不敢生,现在政策变了,一定要多生几个。人丁兴旺,家族才能昌盛,男人们也更有干劲了。
为了弥补自己决策的失误,周浚恪把煎饼果子的手艺交给了村里的妇女,以后在农闲的时候能填补家用。
可能未来商业发展起来后,她们也能主职卖煎饼果子,兴许并不比自己男人们挣得少。
而小渔村的村民们,在冰窖盖完后,也被村正陆续找回来。
村子里遭灾,村民们缺衣少食的都逃荒到了外面,回来后还都是一脸菜色。显然在外面过得并不好,过得好也不会选择回来。
因为周浚恪说的前景太好了,好到有些令人感觉难以置信。回来的村民,也不是信以为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态度。
但等他们回来后,看见巨大的冰窖,都变得有了信心。等冰都铺设进去后,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地下冰柜。
三伏天人们都穿的单薄,在冰窖里根本站不住一盏茶的时间,就会被冻的瑟瑟发抖。
冰窖架设完毕,周浚恪留下了几名制冰的人,剩下的让他们赶回码头在建造一个冰窖,那里才是青州收购海鲜的集散地。
这个渔村的冰窖,其实是周浚恪的实验地。他要在此看看,装了鱼获的冰板,需要多久能冻瓷实。
日后这个冰窖也不会被弃用,周边还有很多小渔村,可以方便附近的村民交易。
现在这个年代,百姓和朝廷的目光都集中在田地里,根本没人在意海洋的财富。海洋渔业还没有被泛滥捕捞,海里的鱼获十分丰盛。
这些渔民只有一个个的小舢板,最远能出去几百米的地方捕鱼,却每一次都能满载而归。
虽然鱼获的品类随机了一些,什么玩意都有,胜在以量取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