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第一并购-第2/3页

加入书签
        穆新将保留其天民(投资)集团董事长秘书,世界拉法文化传承教育基金会会长的职务,不再介入教育的实际工作,转而成为支持教育的一个基金会负责人。今后的工作更多也是筹集资金,和如何使得基金会的资金得以增加和稳定。

        天民教育集团的出售资产数目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数字,但可以想象得到,就算没有计算品牌价值,费用都不算低。

        而国立大学也明确表示了,这一笔庞大的笔费用是不可能一次性支付的,已经协商好,双方同意国立大学分期支付。

        这就给所有的因为《关于促进拉法帝国职业和基础教育的通知》而必须做出改变的地方行政管理者和学校,提供了一个模板。

        实际上国立大学支付的费用,最终还是进入世界拉法文化传承教育基金会,用以保证天民学校、职业培训学校和传承学院的教育收费模式不改变。

        而基金会至此以后,将不再接受来自天民集团的无偿划拨款。

        未来天民集团和关联企业如果有捐赠款项,那就是捐赠。

        这对于国立大学来说压力也不算小,但叶天民相信基金会的诞生和未来的任务、资金的使用上,依然是风雨学院。

        更名为传承教育学院的这个新的教育机构,其所辖的几个学校,反哺会成为天民教育集团怎么多年培养出来的一大特色。

        并非是他相信人性,而是相信传统。

        当一件事成为了传统,还被传承下去,那就不是检验人性的问题,而是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的自然和习惯。

        从第一批学子开始,也就是那个幸福树咖啡自动售卖咖啡机开始,学子们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天民教育,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而谁是后人?谁又是前人!

        反哺虽然不是最好的模式,但却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最佳的人性善良之光,当天民教育的这种善良之光开始闪耀,天民教育集团就不会失去生存的活力。

        现在划入公立,不管经费多少,但基本的保障是有的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节省,也使得天民教育的模式可以真正的实现下去,也是国立大学最终愿意全盘接收的最真正核心。这已经是天民学子们自己的骄傲,也是为什么国立大学接收之后,不更改学校名称的原因之一。

        否则,国立大学是支撑不起天民教育模式的。

        江都市圣者山谷新建的学校,天民教育集团依然会出资修建,但是整合了当地一所乡村小学,选址不变,原来乡村小学的建筑用地由天民地产集团来接管,并变更用途。

        把建筑用途的土地恢复成为耕地,做成试验种植田,交给这所新修的学校。

        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劳动的快乐,学校的背景依然是当地的乡村小学,名字依然沿用原来小学的名字。只是多了一个好心人将学校翻新,迁址而已。

        这样的做法,对于江都市教育系统还是各级行政而言,一点阻力都没有,太简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