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带英模式、电子管和灯泡(4k)-第3/4页

加入书签
    至于王成路上对他说的,用金融收割全球的未来图景,高文亮仔细考虑后,觉得短期内是很难实现的,至少在电报和计算机大发展之前,难以实现。

    因为金融收割的前提是信用货币的无限印刷,而信用货币需要快速的信息传播,和完善的全球银行信贷体系,没有计算机和网络,根本就无法运行。

    这年头的世界上的主流货币还是金币银币呢!

    纸币也大多只是对贵金属货币的一种补充,或者类似商业票据的性质。

    想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就必须先发展出计算机技术和最基本的电报技术,

    以科学院的研究进度,电报倒是没啥难道,电子研究所今年初就已经定型第一代电报设备标准了,但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抛去吉龙岛号上的那些电脑,恐怕三十年内都没什么希望复现出来!

    执委会确实有微电子和信息理论相关资料,甚至除了老人,大家都会用电脑手机,也知道电子管晶体管的大概原理……但是知道是知道,知道也代替不了专业的人才。

    高文亮不久在温堡秘密参观过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的真空电子管研发项目。

    从共和三年科学院电子所正式立项,到现在的共和八年,整整五年时间,一群门外汉研究员才刚刚做到小规模生产合格的真空电子管!

    之所以需要这么长时间,不是因为这些研究员都是笨蛋,相反他们是当初船上的九百人里最有科研天赋的一群人。

    但再有天赋,也需要物质基础,制造真空电子管所必须的特制玻璃、火焰喷枪、退火烤炉、栅极丝、真空泵机……这一套材料和工具,每一个前置技术都需要从零开始攻破!

    就算有技术资料的研究方向,甚至还有一些材料设备,但失败和困难也仍然多得要命!

    就拿软化玻璃必备的火焰喷枪来说,喷枪所要使用的丁烷液化气,需要从石油中提炼,石油提炼技术跟不上,真空电子管项目的研究进度就要被延后。

    光一个火焰喷枪就这样,更别提最难的真空泵机了……在发电机项目迟迟无法提供可靠设备的情况下,真空电子管项目组也不得不对吉龙岛号上的原有电气设备进行改造,拖了五年才搞出一些成果,已经算是很快的了。

    1626年8月6日。

    温堡,城东工业区,通用灯具制造厂,灯具实验室一间暗室的玻璃窗外。

    赵连科扶了一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深吸一口气,合上了手边的电闸,合闸的同时,只见暗室内的一颗灯泡瞬间亮了起来,赵连科也赶紧辨认暗室墙壁上贴着的一张张远近距离不同的报纸标题,低头抄写下来。

    但他只抄写了几张,就因为视线模糊不清而放弃了。

    “……还是只有不到四米吗?这个亮度只是比蜡烛和煤油灯强一些,没有太大的价值啊!”

    “……连科!灯泡测试得怎么样,可视范围和亮度提高了吗?”

    一个须发皆白,身穿白色围裙大褂的老者走了过来,看看暗室的窗口,询问道。

    赵连科失望地摇摇头,“……还是不行!老师,碳化竹丝纤维制作的灯丝太短了,亮度不够,除非我们能找到一种骨节长度更高的竹子,否则它只能提高到这个亮度了!”

    “……我看看。”

    老者趴在暗室的玻璃窗前向看去,那颗通电的灯泡确实照亮了一片区域,但是亮度只是比蜡烛和煤油灯强一些,和后世的白炽灯根本无法相比。

    “唉……看来还是要用钨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