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汤若望在辽东 一 简体字

加入书签


    天启四年二月二刚过,东华副使钱观廷和大明礼部侍郎刘鸿训,带着内阁首辅方从哲签字用印的《明东借师平虏试约》(大明天子都不签字的临时性协议,当然只能是“试约”了),马不停蹄从京城出发,准备走海路去金州让吕大总督签字,顺便去把东华人答应好的第一期五十万银子借款给要回来。

    大明朝现在就等着这把米下锅呢!

    要是没有这笔款子,那就只能增加田赋给边军发饷和编教新军了,但要是真加田赋,那底下不得民.怨沸腾?

    上面要收一石,底下的官吏能从老百姓那里多收三倍以上!!

    朝廷今年刚刚把山东的白莲教徐鸿儒起义给摁下去,可不敢再随意折腾了!

    另外,刘鸿训这回还担负着采购员的角色。

    大明朝廷练要新军,当然不能按照老样子使用冷兵器和粗糙的火器,肯定要向东华人购买精良的火器装备,不然打不赢建奴啊!

    而且武器都买了,各种紧俏的“东货”,自然也要采买一些,不是刘老头自己用,而是要利用这个免关税的机会,把货物运到京城贩卖,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

    如今东华海军的战船经常在渤海晃悠,打击海盗和走私船,大沽口的海关也走上正轨,任你背后是朝廷命官还是将军,想从大沽河经过,必须交关税!

    否则直接扣押货船,没收货物!

    所以方从哲特意要求这次用借款采购东华商品回来贩卖,经过天津海关时必须免税,不然钱都让东华人和皇上赚了,朝廷太亏了!

    当然了,这笔稳赚的买卖做完,刘侍郎事后肯定要给经手的人,还有内廷和朝堂上方方面面的人物分润一些,这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自不多说。

    而五十万两白银借款,最后估计要有小一半重新流入东江管委会辖区的各家工厂里,甚至可能只是在济州银行的几个户头上转了一圈,根本不用出真金白银!

    作为刘鸿训的军事采购顾问,传教士艾儒略和汤若望也随行出发,准备打探一下这個突然蹦出来的强大海洋国家。

    虽然辽东行省南部只是东华人刚刚占据几年的殖民地,但应该也能一定程度上看出这个国家背后的实力。

    初五这天,刘鸿训等人正式在天津登上了复兴港航运公司的三条蛟龙级运输船,起航前往渤海另一头的复兴港。

    今年难得是一个暖冬,农历二月份刚开始,天津港外的海上浮冰就化得差不多了,不过从北方吹来的寒风,还是让除了船员之外的所有人都躲进了船舱取暖。

    这个时代的温室气体还没有那么多,整体平均气温偏低。

    从万历后期开始,大明朝各地就不断出现各种水灾旱灾,不过天启皇帝继位后,情况稍微缓和了一些,想来今年应该是个丰年吧?

    “复武运041”号运输船甲板下的船舱里,刘鸿训身披裘衣斗篷,一边看着双层玻璃窗外的海面,一边小口喝着装在大瓷瓶里,被东华人称作“烧刀子”的烈酒取暖,心里暗暗为大明朝松了口气。

    “……刘侍郎!我刚刚问过船长先生了,他说风向很合适,我们可以在两到三天后,到达那座东华人控制港口!

    感谢天主!

    这真是个好消息!”

    听到这个怪腔怪调的话,刘鸿训就知道是那个金发碧眼的洋和尚艾儒略来了,抬头一看,果然看到身穿棉衣的艾儒略和汤若望敲门后,弯腰钻进了舱室。

    “思及(艾儒略的字),道未(汤若望的字),你们来了,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