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天启三年

加入书签


    视线回到太平洋西岸。

    进入1623年,也就是天启三年,整个东亚一共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朝鲜,天启三年三月十二日。

    对朝鲜大王李珲早就不满的西人党金瑬、李贵等人终于发动政变,拥李珲的侄子绫阳君李倧于汉城西郊起兵,并从彰义门攻入汉城。

    因为当时负责汉城卫戍的训练大将李兴立已被西人党收买,选择了按兵不动。所以政变队伍得以顺利攻入昌德宫并纵火,李珲逃走后被抓住,然后流放江华岛。

    他的宠臣妃嫔朴鼎吉、金介屎、朴弘道、韩缵男、白大珩、郑梦弼等人陆续落网被杀。

    此外,大北党的首领李尔瞻及其子李弘烨、李益烨与同党郑造、尹訒、李伟卿、赵龟寿、朴应犀、韩希吉等被斩首示众。

    四月初三日,大北派精神领袖,年近九荀的郑仁弘被当街斩首。

    政变后,李倧奉仁穆大妃之命继承王位,整个国家遂由西人党掌控。

    同时,一场针对大北派余孽的大清洗,也在整個半岛上演,各州官员富商被杀和流亡者甚多。

    在此次事件中,东华共和国东江管委会选择了倾向于西人党的中立立场,低价出售给西人党一批火绳枪和钢甲,作为回报,舞衣岛的东华商站扩充到全岛,并且得到了在汉城和釜山分别开设公使馆的权力。

    这倒不是吕主任和高大帅他们心善,不想趁火打劫,实在是当时东江管委会的大部分海军力量都用来应付澎湖和辽东的局势,不得不如此选择。

    这就是牵出了第二第三件大事——明荷澎湖之战和第一次八旗入寇。

    天启二年年中,荷兰舰队就与东华第二舰队一东一西瓜分了澎湖,明朝哪怕再后知后觉,也在年底反应了过来。

    因为需要东华军牵制后金,加上重建军队也需要采购东华武器,因此大明天子朱由校并没有立刻对东华人开战,而是力排众议,先是派刘鸿训作为使节去金州询问情况,然后下旨福建地方立刻组织水师,准备收复澎湖。

    高大帅见到刘鸿训,立刻表明东华第二舰队无意占领澎湖,只是想像辽东一样,暂时替大明保留澎湖,不然荷兰人一旦得逞澎湖全境,大明再想收复就难了。

    而因为没有得到本土的授权,东江管委会和第二舰队也没有权力与荷兰联省共和国开战,所以东江管委会和东宁管委会只能在明荷之间采取中立态度,并为两方提供外交斡旋服务。

    为此高大帅还写了一封亲笔信给朱由校,解释其中的缘由,还给他又送去了几本介绍世界的地理书籍和一些木匠工具。

    虽然得到了礼物,但朱由校本人,以及和明朝臣们都不相信高大帅的这个解释,什么中立?傻子才信!

    东华人除了是宋人后裔之外,和那红毛夷俱是一丘之貉!

    如果东华人真有他们说的那样没有野心,为什么迟迟不让朝廷官军和官员进驻辽东?

    还摆出一副在辽南裂土建国的架势?

    不过,明白归明白,大明朝廷现在也只能捏着鼻子,假装出一副感动的模样,暂时安抚住已经称霸渤海黄海的东华人,因为现在大明真是到内忧外患的时候了。

    内忧,当然就是西南的土司之乱了,奢崇明自从天启元年起兵以来,一直在祸乱川贵,虽然有了平息一些的苗头,但至少还要再打个几年。

    而外患不用说,头一个就是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叛逆建奴努尔哈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