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虽然会骑马,家境却不算丰厚,不满足骑士的选拔要求,而他又不愿做个最低级的材官士卒,所以没有去从军。
直至张奂归乡教书以后,他才来到这位曾经的军中统帅门下,做了学生。凭借这层师生关系,周旭将来再从军,至少也可以从基层军官起步。
当张猛到结识了周旭之后,立马决定对他的人生计划进行小小的调整。
男子汉大丈夫,想要征战四方,建功沙场,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不过在此之前,咱们是不是可以先提前做点准备呢?
你召集轻侠少年,我让张氏部曲来给他们训练战阵之道。咱们一边进行军事演练,一边练习纸上谈兵。将来若我牧守一方,也能举荐周兄领军,共同讨边平叛,建功立业啊!
在此之前,咱们还应该多考察一下各种山川地形,以备推演应用不同地势下的排兵布阵之法。
于是,周旭就这样心甘情愿的被张猛拐上了贼船,一起走出了华阴城。(今属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大汉十三州,司隶居其中。
弘农郡又刚好处在司隶的中间,往东是以京都洛阳为核心的三河地带,分别是河东、河南、河内三郡。往西则是以旧都长安为核心的三辅地区,分别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
人们常说的关西指的是函谷关以西的地方,而这座天下闻名的雄关就坐落在弘农郡的最东边。
因此,弘农和三辅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帝王基业,天下龙脉所在的富饶关中!
华阴县地处弘农郡的最西边,离西都长安不过两百余里。而围绕着长安城的安陵、茂陵、长陵、平陵、杜陵、阳陵等县汇聚了绝大部分的关西世家。
这一大堆县之所以都带着一个陵字,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为西汉皇帝修建陵寝而新设置的县城。
而这些新设县除了护卫皇陵外,更重要的是用于贯彻大汉国策,安置迁徙的关东地区豪族。
这些被迁徙的大户豪族有些是原六国王室:如迁入阳陵、长陵等地的齐地诸田;
有些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卿后裔:如迁入杜陵的廉氏是赵国名将廉颇后裔,迁入茂陵的皇甫氏是宋国公子后裔,迁入长陵的乐氏是燕国名将乐毅的后裔;
有些是汉初时期的名臣高官,如迁入长陵的萧何萧氏,安陵的冯唐冯氏,茂陵的申屠嘉申屠氏、董仲舒董氏等;
有些是豪杰大侠,如杜陵的黄霸黄氏,茂陵的郭解郭氏、原涉原氏等;
也有大儒、官僚世家,如平陵的韦显韦氏、贾光贾氏,茂陵的孔霸孔氏,平陵的魏相魏氏,安陵的班况班氏等;
也有外戚家族,如杜陵的王商王氏、史丹史氏等。
原本遍布齐、鲁、燕、赵、代、梁、沛、颍川、南阳、河东、河北、汝南等关东富庶之地的豪族大户。不管原来是什么身份,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
其一是家财丰厚,都是家产过百万,甚至过千万的巨富之家;其二是都在当地有很强的宗族力量和地方影响力。
在汉初的时候,“大一统思想”和“同一个中国”的理论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这场大规模地迁豪行动也就从汉高祖刘邦一直持续到了汉宣帝刘询,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
直至关东豪族基本融入了汉帝国的权力体系和法律规则之中,汉元帝和汉成帝才逐渐停止了迁豪行为。
尽管这些被迁徙的大族,纷纷被打散,以3-5口人的户为单位重新编排进入乡里,但他们毕竟有着良好的家传教育,再加上财力雄厚,很快又重新成为了世吏两千石的官僚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直至张奂归乡教书以后,他才来到这位曾经的军中统帅门下,做了学生。凭借这层师生关系,周旭将来再从军,至少也可以从基层军官起步。
当张猛到结识了周旭之后,立马决定对他的人生计划进行小小的调整。
男子汉大丈夫,想要征战四方,建功沙场,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不过在此之前,咱们是不是可以先提前做点准备呢?
你召集轻侠少年,我让张氏部曲来给他们训练战阵之道。咱们一边进行军事演练,一边练习纸上谈兵。将来若我牧守一方,也能举荐周兄领军,共同讨边平叛,建功立业啊!
在此之前,咱们还应该多考察一下各种山川地形,以备推演应用不同地势下的排兵布阵之法。
于是,周旭就这样心甘情愿的被张猛拐上了贼船,一起走出了华阴城。(今属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大汉十三州,司隶居其中。
弘农郡又刚好处在司隶的中间,往东是以京都洛阳为核心的三河地带,分别是河东、河南、河内三郡。往西则是以旧都长安为核心的三辅地区,分别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
人们常说的关西指的是函谷关以西的地方,而这座天下闻名的雄关就坐落在弘农郡的最东边。
因此,弘农和三辅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帝王基业,天下龙脉所在的富饶关中!
华阴县地处弘农郡的最西边,离西都长安不过两百余里。而围绕着长安城的安陵、茂陵、长陵、平陵、杜陵、阳陵等县汇聚了绝大部分的关西世家。
这一大堆县之所以都带着一个陵字,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为西汉皇帝修建陵寝而新设置的县城。
而这些新设县除了护卫皇陵外,更重要的是用于贯彻大汉国策,安置迁徙的关东地区豪族。
这些被迁徙的大户豪族有些是原六国王室:如迁入阳陵、长陵等地的齐地诸田;
有些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卿后裔:如迁入杜陵的廉氏是赵国名将廉颇后裔,迁入茂陵的皇甫氏是宋国公子后裔,迁入长陵的乐氏是燕国名将乐毅的后裔;
有些是汉初时期的名臣高官,如迁入长陵的萧何萧氏,安陵的冯唐冯氏,茂陵的申屠嘉申屠氏、董仲舒董氏等;
有些是豪杰大侠,如杜陵的黄霸黄氏,茂陵的郭解郭氏、原涉原氏等;
也有大儒、官僚世家,如平陵的韦显韦氏、贾光贾氏,茂陵的孔霸孔氏,平陵的魏相魏氏,安陵的班况班氏等;
也有外戚家族,如杜陵的王商王氏、史丹史氏等。
原本遍布齐、鲁、燕、赵、代、梁、沛、颍川、南阳、河东、河北、汝南等关东富庶之地的豪族大户。不管原来是什么身份,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
其一是家财丰厚,都是家产过百万,甚至过千万的巨富之家;其二是都在当地有很强的宗族力量和地方影响力。
在汉初的时候,“大一统思想”和“同一个中国”的理论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这场大规模地迁豪行动也就从汉高祖刘邦一直持续到了汉宣帝刘询,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
直至关东豪族基本融入了汉帝国的权力体系和法律规则之中,汉元帝和汉成帝才逐渐停止了迁豪行为。
尽管这些被迁徙的大族,纷纷被打散,以3-5口人的户为单位重新编排进入乡里,但他们毕竟有着良好的家传教育,再加上财力雄厚,很快又重新成为了世吏两千石的官僚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