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18章 宛城-第3/4页

加入书签
    “恭达,这宋皇后宋氏,虽与我等勋贵不完全相同,但终究同出一脉。你此次入京以后,应当多与宋氏接触,想办法为皇后争取能效仿两位先窦太后,巩固后宫之主,以为我党人士子未来之期望啊!”

    任方这话虽短,可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大。来讷只得无奈地苦笑一声:

    “建宁四年,天子欲立皇后之时,家父也曾任司空,便力主支持了宋皇后。而今讷也自当竭尽全力,为宋皇后谋划。”

    听完来讷此言,任方竟肃然起身,对着来讷长揖一礼:

    “如此,就拜托恭达与令尊了。”

    看着来讷无奈的表情,和任方突然的郑重行礼。一旁的李冰只能拼命的调动两世记忆,来解读这些个古人暗藏机锋的话。

    当今宋皇后,名叫宋某,出自扶风平陵宋氏,其父宋酆是执金吾,不其乡侯。

    宋氏祖上在汉章帝时期还有一位入宫的宋贵人,也算是祖上阔过,有些来头的皇室戚族了。

    不过这宋氏却并非东汉开国勋贵之后,再联想到东汉皇后几乎尽出自勋贵之家。

    这或许便是任方所说的“与我等不完全相同”。

    宋氏勉强称得上勋贵,但又比不得纯正的东汉开国勋贵家族。

    至于“同出一脉”,应指宋氏虽非东汉勋贵,但宋酆的十世祖宋昌却是西汉文帝时的拥立功臣。

    效仿两位先窦太后,说的应该是东汉章帝时期的章德窦皇后,与汉桓帝的桓思窦皇后。她们俩也就是汉和帝刘肇与当今天子刘宏初登大位之时,掌管朝政的两位窦太后。

    这两位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同出扶风窦氏?

    对,也不对。

    任方指的应该是两位太后养子立帝的故事。

    汉和帝刘肇并非窦太后亲生,其生母是梁氏梁贵人,硬生生被窦氏拉过来做了养子。

    这位窦太后还逼死了宋贵人,废了宋贵人所生的原太子刘庆,立了刘肇为太子继位。

    呃,这么说宋氏和窦氏还有仇啊?好吧,这应该不是任方表达的重点。

    另外一位汉桓帝的桓思窦皇后也是无子,不过桓帝的五千后宫佳丽都没有子嗣,所以窦皇后只能从刘姓宗室诸侯中,收养了当今天子刘宏,拥立为帝。

    这应该才是任方想说的重点!

    皇后纵使无子,也应该争取养子。立养子为太子,来“巩固后宫之主”的位置!

    最后这句“以为我党人士子未来之期望”,就显得有些危险了。

    这话要是换个角度,可以说是大不敬,怪不得说得这么委婉。

    当今天子发起党锢,致使党人之后难以为官,朝政被宦官把持已经超过十年,要指望天子能幡然醒悟明显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任方应当是指望着天子驾崩以后,太后当国,可以再度亲信任用党人。而且这也是第二位窦太后的家族立场,其父窦武就是党人领袖之一。

    不管是想要将何贵人的孩子拉过来,当宋皇后养子,还是指望天子驾崩、太后当国。

    这两件事在如今奸宦把持朝局的情况下岂是容易干成的?

    更何况后面一事隐隐有着诅咒天子早逝的味道,来讷又怎能不无奈苦笑。

    建宁四年,天子成年,行元服。

    那个时候党锢已经有好几年了,宦官一派正是如日中天之时,来讷的父亲来艳站队支持立宋某为皇后,恐怕也是一番博弈之后的无奈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