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12章 血战求归路 下-第3/4页

加入书签
    高顺所率领的正面迎敌的六十人,采用的是常见的凸字形型,四什居中,交替并排,前方两什正面承压,后面两什替补空缺。左右两侧则各有十人,护住两翼。

    此刻听到高顺号令,左右两什再各种什长的带领下,开始向敌方的两翼压进。

    阵型转变成了以步对步常见,但以步对骑却很罕见的凹字型。

    与此同时,在鲜卑人还未注意到的侧后方,看到鲜卑人已经全部压上后,两位带兵潜伏的队率也果断做出了合围包抄的决定。

    看到高顺如此大胆的变阵,中间正面迎敌的队列开始变得单薄,一些鲜卑人也被激起了骨子里的血气和残暴,他们跃马踏过尸体,仍是选择了正面冲阵。

    马嘶矛刺之下,又有**位汉军步卒和鲜卑人同归于尽了。

    此时此刻,正前方列队迎战的二十人中,包括高顺在内,仅剩五人还牢牢地站在阵前。

    可就是这五人,也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死死地守着正面防线。

    随着两翼和后方的步卒完成了合围,剩下的鲜卑骑兵就像被套上了绞索,渐渐失去了腾转的空间,再也没法策马加速。

    而丧失速度优势的骑兵,也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慌乱的鲜卑人有的向两翼挥刀砍去,试图突破长矛的封锁;

    有的调转马头,希望能够找到可以突围的缝隙;

    有的甚至跳下了马匹,竟想尝试用步战给自己争取更大的回转的空间。

    所有的这些尝试都是可笑而无力的,当他们被汉军合围,当骑兵丧失了速度之后,结局就已经注定。

    此战,高顺所部以十七人的阵亡为代价,斩首四十三级。

    高国从未想象过,在全军大败的背景下,草原上竟然还曾有着这样一场亮眼的战斗。

    或许那些拼死断后的汉军在最后时刻也曾有着可歌可泣的浴血之战,可他们的故事却无人再能阐述。

    打扫完战场的战士们,带着袍泽的尸首继续南撤,缴获的马匹正好用来搭载这些英烈的遗体。

    高顺明白在这样的季节,他们不可能将尸首都带回汉土,可他仍希望能够将他们掩埋在一个稍稍有些特殊,能辨识出的地形上。

    将来若有机会再次北征,他希望活着的士兵还能找到这些袍泽的安葬之地。

    缓缓南归的路上,高顺倒也不用担心再遇到追兵,毕竟那些熟悉草原的鲜卑人,同样能够从草地的细微差别中,辨识出哪些地方是有战马经过的。

    他们不会想到前面这支骑兵竟然已经被全歼在一片草丛深处,自然也就不会再顺着这条路径继续追赶。

    高顺估计,这些鲜卑骑兵最多追击一天的时间,就会返回去再次集结,偷袭下一个目标了。

    那个时候,没人会在意一支有可能追杀得上瘾,而没有及时返回的小股部落骑兵。

    又行进了一晚上的时间,高顺等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小山包,用兵刃挖起了土坑,将牺牲的袍泽在此安葬之后,一屯步卒才开始休息起来。

    期间有两位重伤的士卒,希望高顺等人能送他们一程,将他们一同葬在这无名的小山包。

    高顺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怎么也要坚持回到汉土。死在家乡,兄弟们好歹能常来探望,家中亲故也能有个念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