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10章 祭奠

加入书签


    雁门郡,疆阴城外。

    (疆阴城约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丰镇市交界附近)

    正当张猛在感慨自己这哭笑不得的新婚之夜时,北地的高国正迎来一场肃穆的祭奠仪式。

    这是一场由去年大败之后,幸存下来的残兵们自发组织的祭奠仪式。

    战殁在草原上的袍泽们早已尸骨无存,此处墓地埋葬着的几十位战友,都是好不容易撤回来后,却因伤病不治而去世的。

    当时领军的主将已经被槛车押送朝廷问罪去了,留下的军士在疆阴县外的军塞堡垒中屯守了一段时间后,也陆续被安排返回到各自的驻地组建新军。

    一群中下层的军官士卒们相互约定,于第二年清明之际,在此处祭奠那些阵亡在草原上的英灵。

    汉朝的清明节,已经将寒食节的内容部分融合了进来,有了祭祀扫墓的习俗。

    但此时的清明节还没能成为正式的休沐假日,因此高国等人都是以类似调休的方式,将积攒的休沐日用来参加这次祭奠。

    在来的路上,高国的脑海中被动地涌现出了许多曾经战友的音容笑貌,不知不觉间亦是沉浸在了悲痛当中。

    斥候曲的驻地离疆阴县城并不远,高国带着的四位斥候老兵,是最早达到的一批人。

    不到半天的时间,驻扎在其他堡垒要塞以及各县的郡兵们陆陆续续地赶到此地,离得较远的或许昨天便已出发,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相邻的定襄郡。

    定襄郡是从雁门郡划分出去的一个郡国,辖地较小,但是继承了原来的雁门郡郡治善无县(今山西朔州右玉县附近),再加上有几个兵屯大营,是个典型的偏军事化郡国。

    去年护匈奴中郎将臧旻出征的时候,特意从定襄郡也调遣了一批军士。因此也有一些屯扎在定襄郡的士卒从参合口(即后世所称的杀虎口)出发,到雁门这边来参加了此次祭奠。

    最后达到的是雁门南边几个县的驻军,包括郡治阴馆城的郡兵。前来此地的军士们总计约有两百余人,都是各军各营幸存战士的代表,也有一些入伍不久的新丁。

    如高国这样的曲军侯,已经是在场的军阶最高的几人之一了。在几位军侯的组织下,两百人列队排成了一个简单的方阵,一坛坛烈酒晒在了墓碑之前,一碗碗酒水端在了手掌之中。既没有鲜花,也没有悼词,这是一场简单而又凝重的悼亡仪式。

    高国等几位曲军侯领衔唱道:

    “巍巍青山,祐我忠魂!大汉英烈,魂兮归来!”

    身后的一众将士们齐声和道:

    “魂兮归来,忠魂不朽!”

    “魂兮归来,忠魂不朽!”

    唱罢,众人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

    随后,几位军侯又带领战士们围成了一个半圆弧形,在一座座墓碑面前,唱起了汉歌《国殇》:

    操戈矛兮,披犀甲,车骑错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矢交坠!士争先!

    凌余阵兮,踏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埋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击鸣鼓!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