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3章 夜谋出路 上

加入书签


    回到家中的张猛逐渐安定下来,细细回想今天发生的一切,不管是穿越这件事,还是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张奂和兄长张芝,都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但现在既然回不去了,也只能苦笑一声“好歹是自己熟悉的三国啊”。

    既来之,则安之,不管怎么说,张猛现在的出身是不错的。

    大名鼎鼎的凉州三明、曾经的大司农张奂是张猛的父亲,而张猛的爷爷据说也曾做过二千石高官汉阳太守。

    按照东汉中后期的当官规律,想来张猛爷爷的爸爸和爷爷的爷爷也都是官吏出身。从家世上足以称为累世两千石,虽比不上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但这个起点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

    更何况父亲张奂文武兼济,能够传承的声望人脉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想通了这一点,张猛内心也有了一些激动,原本时空中三分天下的曹孙刘,曹操算是顶级大族出身,自己比不过,但比起只是普通豪强出身的孙氏父子则要强上不少,更别提虽有宗室加成却早已没落的刘皇叔了。

    凭借自己的家族力量和前世经验,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丝问鼎中原的机会呢?

    想到这里,张猛有些按奈不住,来到桌前,摊开纸笔,决定细细规划一番接下来的人生步骤。

    大体的历史进程张猛心中有数,不过就算决定参与逐鹿天下,太后面的事情现在也不可能一一推算。

    而在逐鹿天下之前,有两件大事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黄巾之乱和诸侯讨董。

    现在是光和元年,黄巾之乱是光和七年发生的,而那一年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之后,汉灵帝改元中平,所以光和七年也就是中平元年。

    诸侯讨董则是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之后拉开的序幕。

    张猛将中平元年和中平六年这两个时间点写在了纸上。

    一边碎碎念,一边开始搜索脑海的记忆,回想未来的时间轴。

    不需多想,要逐鹿天下,诸侯讨董这事多半是得参与的,即使不参与,也得在那之前谋得一个郡国太守的职位。

    因为诸侯讨董、朝廷西迁长安后,才算是真正进入了群雄割据、诸侯争霸的时代。

    张猛从中平六年往前继续倒推着规划。

    要想在中平年间谋一个太守职位,那在黄巾之乱中捞一些军功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不想像刘皇叔一样带着些轻侠义勇就跑到上战场,与无名小卒一起争口饭吃。那么在黄巾起义之前,也就是光和年间能争取拥有一定的军权,才能够趁着黄巾的东风,大展宏图。

    于是,张猛又在纸上写下军权二字。

    军权,这个时代什么样的人有军权呢?

    张猛的父亲张奂就是一个曾经长期拥有军权的人。

    张奂曾经做过安定属国都尉、武威太守、度辽将军及护匈奴中郎将等等职位,而这些职位都有带兵的权力。

    其中,都尉一职算是一个郡国的二把手,专管一郡的兵事,而太守则是郡国的一把手,虽看似一个行政长官,实则具有下马治民,上马治兵的权力。

    张奂的安定属国都尉一职实际上是二把手兼任了部分一把手职能,因为安定属国是安定郡内划分出来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从行政规格上来说介于郡和县之间,拥有一定的行政自治权,但并没有单独的太守一职,所以基本上是由属国都尉来负责传达和执行汉王朝的中央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