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超级长,莫急,有渊源-第4/6页

加入书签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人们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真理’,这是一个警示,它提醒我们:在争取公平、平等和包容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找错地方。”

    陈启明若有所悟。

    武智澋继续说:

    “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说过,‘我们的有意识动机、思想和信念混杂着虚假信息、偏见、歧视、非理性的冲动,以及合理化的借口,而只有星星点点的真理游弋其中,让人们相信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尽管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我们的思考过程就是根据合理性规律对一大堆幻觉加以整理。这一层面的意识旨在反映现实情况,它就是我们用来安排生活的地图。’

    这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能量叫‘潜意识’。

    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表面上的反应都取决于内心深处的波澜,取决于我们未知的心理世界。

    我们发现自己很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不总与自己的想法一致?

    为什么我们会对亲人失去耐心?

    即使有意识地要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不要这样做,我们仍可能做出某些行为;

    即使心里清楚某些事很重要,我们往往也很难激励自己去做这些事。

    偏见的起因也许是社会的熏陶、我们学到或接触到的信仰体系、记忆中的特殊事件,或是我们无意中掌握的某种假定的‘事实’——

    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动机论》讨论了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并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在他的模型中,人们努力追求的需求被分为5个层次,如果不满足当前的层次,我们很难甚至不可能到达下一个层次。

    马斯洛模型一般用三角形或金字塔来表示,其中第一层也就是最底层表示我们的生理需求,比如呼吸、吃饭、喝水、睡眠、xing行为等等。

    第二层是安全需求,包括资源、人身安全、谋生方式、健康、住所等。

    第三层是归属感,即与社区、家庭、朋友和爱人的联系。

    第四层是尊重需求,即自信、自尊、尊重他人以及成就感。

    最后是金字塔的第五层,也就是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描述,第五层包括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共情能力、道德感,以及其他‘更高’的意识形式。

    自马斯洛的理论提出以来,其模型一直是心理学的基础。

    我相信同学们即使不了解细节,也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个模型。

    在此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正常的清醒意识,即所谓的理性意识,只不过是意识的一个特殊类型。在理性意识的周围,还有完全不同的潜在意识,极薄的帷幔将它们与理性意识隔开。

    我们可能活了一生,却从未猜想过它们的存在……

    任何对宇宙整体的讨论,如果丢下这些意识,对其不予理睬,就绝不会有最后的定论……

    选择性注意,也称‘非注意盲视’,是指我们有选择地看到某些东西,而忽略其他东西。

    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说,‘如果你注意到了什么事,那么这会引导你发现更多的事。’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它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对任何事物而言,要改变它就要先接受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