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论天下局势)-第3/4页

加入书签
    贾政却脸上露着笑容道:“雨村言过,这两个顽子不过半斤八两,科举之道谈何容易。”

    贾雨村喟然长叹道:“世叔也无需多忧,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试想愚侄闲读半生圣贤,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终入士堂授官印为守一方,一心为人请命,却不曾想得罪了那小人,被定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若非今世叔相助,恐让愚侄自生都.....哎!”

    贾政跟着叹了气,劝道:“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雨村无需再忧虑,我若非知你才学俱佳,哪怕林海兄向我极力举荐,否则也定不会如此热忱。

    为官者为国忧民,你一心恪守清道,实属不易,曾经遭冤获罪也并未灭你初心——由此可见,你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贾雨村起身拱手道:“多谢世叔谬赞,光此吉言——将来结草衔环,也不能够报世叔大恩大德!”

    言罢,深深弯腰一鞠!

    贾政怡然自得,双手虚浮道:“雨村不必如此,为国举才,正是我们做臣子的本分。”

    看着这两人一唱一和,你来我往,聊的好不融洽,史毅只想笑,他倒是反成局外人了。

    二人又恰谈了一阵,贾政才向史毅说道:“从今儿起,你每日来我书房研读,论语不读了——先把《礼记》背熟,每日散衙时我会来考你,上述可知?”

    “咋又变卦了?”

    史毅忽愣,遂犹豫了一会,才道:“表舅,小子对这些四书五经,之乎者也。

    实在是没兴趣,您行行好要不跟我父亲回个话儿,别再逼我读书了——我的志向是马上立功,做个李牧、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

    贾政闻言脸色一变,沉声道:“这些话自己留去和你父亲说,今儿个要么留下背书,要么往后休想再进我的门。”

    “这假正经,咋就那么固执呢?”史毅不由一阵无语。

    眼见气氛不对劲,贾雨村忙出来打圆场,笑道:“毅公子有此非凡志向实乃幸事,不过纵观古今诸多名芳千古的将帅,都离不开经笥二字。

    兵圣孙武先生饱含经书,创下流传博古的《孙子兵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卫国吴起将军,通晓兵、法、儒诸家思想,一生未尝败绩,所著《吴起兵法》更是引众多后世人参益——由此可见读书之重。”

    贾政捻着胡须点头道:“嗯,雨村言之有理。”

    史毅不禁暗笑:“说了半天,就是为了想验证你最后一句话?”

    他只是不想读这些四书五经,可没说不看兵书?

    史毅不想跟他扯淡,转笑道:“听雨村兄所言,倒是对兵法筹谋都有所了解?”

    贾政捻须不语。

    贾雨村自信含笑:“略有小成!”

    史毅眉头一挑,笑道:“那敢问雨村兄,如今漠北诸部蠢蠢欲动,大有势力一方收合之际,对此又有何看法?”

    贾政面露不虞,正待出言训诉。

    贾雨村却淡笑道:“北虏正遭受天灾,粮资紧缺,诸部趁机互弑抢夺,实属正常,不足为虑。

    他们本就四处松散,短时间内想要拧聚成一股绳南侵我天朝上国,根本不可能。

    依我看,朝廷应趁此以开放互市为诱饵,公告最强盛一方胜者可与我天朝通贸,以此来加快他们自相残杀步伐。

    届时朝廷大军可顺势征伐推进,将剩余残势一举歼灭,此后漠北万里之云,届是我天朝国土。”这番话满是意气风发,语气激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