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剑派驻地

加入书签


今天已经是杨羡瑜搬进宋香主家的第二天了。

若不是季庄南引见,杨羡瑜竟然不知道,白石镇居然有个太平教的香主!

杨羡瑜知道白石镇是太平教的势力,但以往猜测也就是钱员外傍着太平教大腿,像里正那些乡官,其实平日说话都不太顶用的,更多由钱员外派人做事,才维护了白石镇的运转。

哪里想到小小的一个白石镇,竟然还坐镇了个香主呢!

太平教等级严格,层层递进,自上而下依次是教主、坛主、堂主、香主,此外还有长老、左右护法、内外掌事等不隶属于主流等级制度的职位。

像季庄南,就是关西分坛的右坛主,专程南下去青江府做事,途径白石镇的。

江湖上以左为尊,又没有什么正副的说法,所以右坛主差不多就是副坛主的意思。

季庄南比宋香主高了两级,所以面对季庄南带来的杨羡瑜,宋香主也很是客气,一点没有因其过去是乞丐的身份而有所轻视,甚至本还想让出最好的厢房来让他住。

杨羡瑜倒没有蹬鼻子上脸,坚持只住了个普通的厢房便罢了,也没有狐假虎威地要这要那,宋香主反而高看他一眼。

季庄南教给杨羡瑜的飞燕功确实是江湖人流传甚广的轻功,连宋香主也会。这套轻功全力使出时,也不过如雨前飞燕似的,离不得地面太远,像贴着地飞似的,故而得名。

但“江湖上流传甚广”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性价比极高”。

学习难度低、学习成果拔群、不挑学习者的资质天分,都是飞燕功的优点,也是它普及的主要原因。而且,飞燕功之所以叫“功”,还因其包含了一些粗浅的内功。

这样浅薄的内功功法当然不能算正经内功,连积累内劲真气之类都做不到,顶多让人通晓内功原理,使人在用飞燕功时能提气飞身罢了。

当然,即使如此,对杨羡瑜来说都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

季庄南有心交好杨羡瑜,又见杨羡瑜连夜抄出来的《青竹镖精要》确实精妙罕见,心底只觉得有些占了其不知世事的便宜,很是不好意思,在知晓了杨羡瑜不通内功后,专门指点了他基础的穴位和内功常识,以期弥补一二。

不过这些小心思,杨羡瑜是不清楚的,只对季庄南的热心周全万分感激——他甚至不清楚《青竹镖精要》的价值,还当是普通的货色呢!

耽搁了两日,见杨羡瑜入了门,宋香主自告奋勇可以指点他,季庄南便匆匆东去了。

身为太平教的一坛副坛主,长期离开总坛可是有要事在身的!

而杨羡瑜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宋香主家这么一待,就待了半个多月,除了偶尔去隐山寺后山教一下小和尚练青竹镖,就是去林子里练飞燕功,过的别提多轻松了。

眼看任务面板上的时间一天天变少,感觉自己飞燕功学的差不多了,系统带来的时间紧迫感也越来越大,杨羡瑜不得不恋恋不舍地与宋香主辞别。

宋香主大约得了季庄南叮嘱,并未强行挽留,只非要送二十两的程仪,还是杨羡瑜连夜留信跑路才躲过的——没办法,生长在红旗下的五好青年,实在是奉无功不受禄为铁律,尤其宋香主三番两次暗示他入教,他哪里敢拿人手短!

手里有了钱,身上也算是有了武功,迫在眉睫的事就是找地方圈地占山建门派了。

根据之前与季庄南和宋香主聊天得知,白石镇隶属于江州青江府的临沛县,

东去隔一个镇水县是青江府府城青江城,西边挨着的是临沛县县城。

这几个地方因为临着青江或青江支流,都经济发达,十分繁华。

繁华的地方一定早就有势力占据,所以经营新门派是很不利的,杨羡瑜首先就将这些地方排除了。

但再往南,就是交州,远离中原,后续很难打出名气,也信息相对闭塞,不利于门派发展壮大。

往北渡江的话,是望江府,也隶属江州,听说势力极为错综复杂,太平教倒是有分坛在那,但拳头最大的却是青江帮。

青江帮隐秘团结,顾名思义,是青江水上讨生活的水手、漕运势力组建的帮会。这样的势力既庞大又组织松散,说的难听点,有点像一群乌合之众,但乌合之众也有乌合之众的凝聚办法——青江帮处事极为狠辣,各个舵主之间互有小心思,甚至有的舵主互相敌对,但对外时,他们又会拧成一股绳,连各地官府都不得不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杨羡瑜可不想轻易招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