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果然是道济师叔-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是个双重保险,表情也尽量表现得悲戚,一副悲天悯人,众生皆苦…

天鸣方丈闻言愣了一响,蒙古人着实可恨,这秦卿也是个良善心肠之人,这么想着便和善一笑道

天鸣方丈:“小施主难得有这份慈悲心肠,我佛慈悲,这小小请求自是不无不可……

无相,你便随秦施主去藏经阁,选一部古本《地藏菩萨本愿经》,至于抄经九日老衲也准了……”

天鸣方丈说完便转身走出门外,秦卿的内心一喜,面上不露痕迹的赶忙紧跟无相走去。

不大一会,二人已经穿过了排排屋舍来到了后山处,一座有些破败的经阁豁然展露眼帘。

盯着阁楼牌匾上古朴的三个大字,藏经阁!

秦卿的内心难免不了一阵激动。

这就是贯穿金老爷子几部大作的圣地!各路隔壁主角纷纷来访…

少林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单拎到江湖上都可算是一等一的绝学,那都是要抢的人脑袋打成狗脑袋的。

但因为里面的武功杀性太大,且门槛也高。

很少有人能身兼数计,故而往往都是选一项便练至终身。越是高深武学越是需要磅礴的内力作为基础……

自己能用超度亡灵这个借口,借阅道古本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就一定能接触到古本的《楞伽经》。

地藏经能超度亡灵,本身就是和幽冥界最有缘的一部大乘佛经,经文中有专门讲述如何正确超度亡人,利益阴阳两界,甚至天道。

PS:普通人功力不够还是不要接触,时间久了真会招来需要超度的灵体……没骗你们切莫尝试耍人家。

济公和少林确实有渊源《致少林长老书》和《寄少林和尚》两份书信

《寄少林和尚》

愚徒道济稽首焚香致书于少林大和尚法坐下:窃以水流云散,容易别离;路远途遥,急难会面。嗟世事之无常,痛人生之莫定。然大地尚全,寸心不隔。目今桂子香浓,黄花色胜;城中车马平安,湖上风光无恙。我师忙里担当,闲中消受。无量无边,常清常净。拜致殷勤,伏惟保重。

济不慧,钻开地孔,推倒铁门;针尖眼里走得出来,芥菜子中寻条路去。幸我师慈悲,不嗔不怪。烦老天宽大,容逋容逃。故折了锡仗,不怕上高平低;被却草鞋,管甚拖泥带水。光着头,风不吹、雨不洒,何须竹笠;赤着体,寒不犯、暑不侵,要甚衣包?不募化,为无饥渴;懒庄严,因乏皮毛。万重寻声救苦,当行则行;一时懒动雀剿,要住即住。塞旁明,久非左道;由正路,已到西天。一脚踢倒朱山,全无挂碍;双手劈开金锁,殊觉逍遥。

便寄月一之书,少达再生之好。虽成新梦,犹是故人。长啸三声,万山黄叶落;回头一望,千派碧泉流。尚有欲言,不能违反。乞传与南北两山,常叫花红柳绿;为我报东西诸寺,急须鼓打钟敲。情长难尽,枯短不宣。

愚徒道济,济公其实很狂一个人,很少见他能用这种口吻,济公对前前任少林方丈有很深的尊敬。

幸我师慈悲,不嗔不怪。烦老天宽大,容逋容逃。该是道济被赶出灵隐寺后那时的少林方丈收留了他。对道济还是很好的……

应该是天龙八部之后到射雕之前这空白时间里发生的事。

还有第二篇致《少林长老书》

伏以焚修度日,终是凡情;开创补天,方称圣手。虽世事有成必毁,但天道无往不还。痛净慈不幸,净扫三千;悲德辉长辞,忽空四大。遂致菩提树下,法象侵凋;般若声中,宗风冷落。僧归月冷,往往来来,如惊栖之鸟;人出山空,零零落落,如吹断之云。鼓声已失,何以增我佛之辉;衣食渐难,大要出如来之丑。欲再成庄严胜地,须仰仗本色高人。

恭唯少林大和尚,行高六祖,德庇十方。施佛教之铃鎚,展僧人之鼻孔。是以不辞千里,通其大众之诚。敬致一函,求作禅林之主。若蒙允诺,瓦砾吐金碧之辉;倘发慈悲,荆棘现丛林之色。大小皆面皮,休负诸山之望;近远悉舟车,休辞一水之劳。慧日峰前,识破山佥崖之句;南屏山畔,愿金灵隐之光。伫望现身,无劳牵鼻。

痛净慈不幸,净扫三千;悲德辉长辞,忽空四大。遂致菩提树下,法象侵凋(这个好像是在吊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